北京大學籌設發展專項基金 教育界吹「振興文科」風

▲▲北京清華大學。(圖/翻攝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大陸教育界吹起「振興文科」風,圖為素來以理工科聞名的北京清華大學。(圖/翻攝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

大陸學術界吹起「振興文科」風潮,在約半個月之前,大陸教育部等部門印發「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首次增加了人文學科。日前剛就任的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則在4日表示,學校在今後一個時期,「支持歷史學科和人文學科在『雙一流』建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澎湃新聞指出,北大歷史學系出身的郝平4日在翦伯贊誕辰120周年暨《中國史綱要》出版55周年紀念座談會上表示,人文學科是北大的「本錢」,「學校已經明確,要下大力氣籌集設立文科發展專項基金,支持那些意義重大、著眼長遠的學術專案,為文科發展提供完善的制度和資源保障,確保北大文科的學術傳統能夠一代一代發揚光大。」

郝平是北大創校以來罕見的文科出身校長,除了北大,素來以「工科強校」著稱的北京清華大學評選出18位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同時浙江大學也召開了文科發展諮詢專家小組會議,武漢大學則召開了文科院長論壇,華東理工大學也在日前宣佈成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大陸教育部在今年10月聯合中組部、財政部等部門醞釀多時的「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出爐,其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在原先數學、物理學等基礎上,首次增加人文學科,實施範圍擴展到天文學、地球物理學、心理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

在大陸民間素有「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北大與清華等一流學府也都以理工科為發展重點。在北大就讀與工作30餘年的北大歷史學系主任張帆表示,文史哲這些不易產生經濟效益和進行產業轉化的學科出現邊緣化傾向,「教師隊伍規模縮小,學生減少」。隨著上述中央政策的出台,以及諸多代表性大學路線的調整,看得出大陸學術界正吹起振興文科的風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