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肯定台灣「提高國防預算」:尋求發展要改變舊思維

▲▼漢光34號演習,陸特,特戰。(圖/記者李毓康攝)

▲美官員認為,台灣國防必須要改變舊思維。圖為國軍演習。(圖/記者李毓康攝)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30日出席活動演說時提到,即使是在預算與時間考量下,台灣也不能忽略關乎生死的必要需求,現階段必須要改變舊思維、舊模式,才能確保兩岸以及印太區域和平穩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央社報導,海大衛(David Helvey)昨天出席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並發表演說,他首先再度重申,美國基於三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堅定支持台灣自我防禦並維持美國自身能力,以抵抗可能傷害台灣的安全、社會和經濟體系的武力或其他形式威脅。

海大衛提到,台灣目前正在「北京輿論」以及「軍事規畫」的十字路口,美國防部的國防安全戰略報告(NDS)就提到,中國大陸正在利用軍事現代化、影響力與侵略性經濟等手段強迫鄰國,重新定義符合大陸利益的印太戰略。他表示,正是因為如此,台灣的安全「不能依賴北京的容忍」,因為現在沒有徵兆顯示北京打算放棄使用武力。

海大衛也在演說中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在尋求改變現狀,以侵蝕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增加解放軍在第一島鏈內外的活動頻率與規模,這些行為讓和平解決兩岸議題變得更難,台灣必須利用「不對稱優勢」。

對此,他就談到「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ODC)。ODC注重不對稱戰爭、部隊保衛與沿海戰爭,海大衛表示,美國防部一直協助台灣思考如何在分散的環境中提高聯合作戰能力,面對解放軍的兩棲入侵能力,對台灣來說是關鍵進展。

海大衛接著肯定台灣宣示發展國防自主政策與調高國防預算,但是他也指出,台灣的國防預算太少,而且時間有限,不能因為專注於次級目標,而忽視了生死存亡的必要需求,台灣戰力發展該要考慮到可靠度、韌性和成本效益。

最後海大衛坦言,他所提出的變化是有破壞性的,逼迫美台雙方思考,以及改變「舊思維、舊採購、規劃與培訓模式」,同時冷靜看待區域軍事平衡,確保台灣有能力抵禦脅迫與威嚇侵略。他認為,這些改變是必須的,將能確保兩岸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維持,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保護台灣2300萬人民自由民主的生活模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