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夏天也可以喝冰酒 中國最早「冰箱」防腐又保鮮

▲▼銅冰鑒。(圖/翻攝自中新視頻)


▲銅冰鑒優點是既可保冰也可保溫。(圖/翻攝自中新視頻)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夏日高溫讓人多感不適,但你有想過古人都怎麼對抗溽暑嗎?中新社記者就在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裡,發現一件仿製的「銅冰鑒」,這是戰國時期用以對食物防腐保鮮的用具,也是中國歷史紀載最早的冰箱。
 

▲中間的方壺和外層的鑒中間有空隙可以置放冰或是炭。(圖/翻攝自中新視頻)

其實早在《詩經》中就有奴隸冬日鑿冰儲藏,供貴族夏季飲用的記載,遊牧文化裡也有將酒裡面加冰的習慣。而所謂「鑒」就是指放冰的盒子,然後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間,就可以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原理跟現在的冰箱很像,因此「鑒」被視為中國冰箱的始祖。 

▲中間溝槽就是銅冰鑒之所以可以保冷的秘密。(圖/翻攝自中新視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館長裡李電萍介紹說,「銅冰鑒」是一種雙層銅器,外層的方套內裡還有一層方壺,鑒與壺壁中間可以放冰,壺內可以裝酒,使酒冰涼,冬天還可以裝炭,用來溫酒,而且它還是2008北京奧運開幕儀式上,千人擊缶(瓦製的盆器,可作為樂器)表演的原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奧運會上表演的千人擊缶。(圖/翻攝自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