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打「惠台連環拳」 台青:「有優惠」增西進誘因

▲▼「京津冀台人才交流洽談會」預計招募314名台青登陸就業。(圖/記者曾俊豪攝)

▲「京津冀台人才交流洽談會」預計招募314名台青登陸就業。(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天津報導

天津市政府公布《惠台52條措施》後,5日下午召開「京津冀台人才交流洽談會」,18家企業共釋出91個職缺,預計招募308名台灣青年登陸就業。面對對岸的積極動作,與會的台灣學者呼籲「要平常心看待」,因為大陸的市場大,人才需求多。現場的學生則表示,若台灣青年到大陸工作「有優惠」將增加西進的誘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陳善珮帶學生登陸交流已經六年,她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提到,台灣教育過去累積的「優質結果」,讓大陸願意多一點「容納量」進來,台灣應該正向看待這件事情,不要認為人才會出走,因為「唯有交流才能了解」。

像是新竹中華大學29名學生在學校安排下,利用暑假到天津展開為期一週的短期遊學課程。就讀財務管理系一年級的邱素琳表示,因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課程,這次到天津主要去博物館還有大學,感覺都相當不錯,可以看到跟台灣大專院校不一樣的風氣。

▲新竹中華大學財務管理系大二學生牟明非。(圖/記者曾俊豪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就讀財務管理系的牟明非則即將升上大二,由於父母都從事金融相關工作,深知「大市場的誘因」,因此非常鼓勵他到大陸交流。牟明非表示,自己在高三的時候,同樣藉著交流的機會到廣州,這是他第一次登陸。之後大學一年級寒假去了上海,今年則利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來到天津。

雖然「找工作」對於牟明非還有點遠,但這位19歲的學生已經有些許想法。他表示,在惠台政策加持下,如果台灣青年到大陸工作「有優惠」,當然會增加誘因。由於大陸本來就偏向國際化,工作機會也較多,加上語言和台灣相同,畢業後如果面臨留在台灣或到海外工作,「薪水」會是主要考量因素。

除了各省市相繼加碼惠台舉措,大陸「文化和旅遊部」在六月初宣布,台灣民眾可以到大陸報考「全國導遊資格考試」,等於直接對台灣旅遊人才招手。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陳善珮。(圖/記者曾俊豪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此,陳善珮表示,目前台灣通過導遊資格考試的有將近四萬人,領隊則有五萬多人,但台灣目前沒有這麼大市場,如果在中國大陸可以參加考試,擁有多元化的管道、增加工作機會,對導遊和領隊來說是好的。

陳善珮指出,台灣領隊在十幾年前已經到中國大陸帶團,當時主要帶陸客團到歐美,也因此,現在對岸招募台灣旅遊從業人員,並不能稱為「人才出走」。她表示,同樣是華語市場,登陸的台灣導遊和領隊在兩岸三地都可以帶團,這是肯定台灣人才培訓的品質。

陳善珮評估,會想到中國大陸帶團的以「資深」導遊和領隊居多,因為做了10年、15年的他們可以多一個經營的管道,相較之下,對還需要受訓、經驗積累的青年影響則不大。但她也提醒,登陸的導遊、領隊受完訓之後能否「保證就業」,被大陸旅行社「晉用帶團」,則又是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