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農業博覽會「水利館」展覽規劃  黃金德:未見亮點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水利館」展覽規劃,地方各界指出,未見亮點,認識台灣水利建設的原意,大打折扣!(圖/記者楊淑媛攝)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將於13日落幕,為期40天的展期,展區「水利館」未見豐富水文化展覽規劃?引發地方人士議論,質疑規劃該館單位太不用心!讓參觀民眾很失望。

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黃金德指出,「水利館」的確看不到桃園大圳詳細介紹以及大圳近年來的改善工程、桃園獨特的埤塘文化、21世紀水世紀等詳細介紹,令發想單位原欲透過「水利館」讓民眾認識台灣水利建設的美意,大打折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水利館」於4月2日舉行揭牌典禮,當天因有要事未前往出席典禮的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黃金德,於農博4月4日開幕後,悄然前往參觀「水利館」。對於許多關心水利建設,參觀過「水利館」的水利農友紛紛向其反映,農博「水利館」展覽規劃,乏善可陳,黃金德未置可否。

▲「水利館」內,大量置放桃園與石門農田水利會舉辦的多年前,學童繪畫作品,讓該館展出內容大為失色!(圖/記者楊淑媛攝)

黃金德說,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桃園發展的命脈,然農博會場的「水利館」展覽規劃,對於桃園大圳、桃園獨特的埤塘文化、21世紀水世紀等,看不到豐富的圖文介紹,卻大量置放桃園與石門農田水利會舉辦的學童繪畫作品,讓該館內容大為失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水利館」規劃分戶外及室內展區,以四個圓形展館象徵豐收的稻草堆,展館內分別展示內容簡單的農田水利開發演進、水利工程建設及灌溉器材和現代化的節水設備等,並擺放難得一見傳統取水設施「龍骨水車」。戶外展區設立互動展示區、現代化農業噴灌系統展示,以及導入智慧化自動控制的智慧灌溉兼具防洪概念渠道模型等3大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