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全切除! 這2復健讓「下咽癌患」重新會說話

▲吞東西卡卡示意圖,喉嚨痛。(圖/記者嚴云岑攝)

▲咽喉全切除!中國附醫2復健讓「下咽癌患」重新會說話。(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67歲陳先生10年前罹患下咽癌,接受全咽喉切除手術後,再接受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吞嚥與發聲功能因此受影響,在接受中國附醫「音聲與吞嚥中心」的復健與照顧後,不僅恢復術前的吞嚥功能,與人溝通無礙,下咽癌也沒有再復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口腔癌近5年來發生率增長3成,為國內10大癌症第6位,雖然目前手術、化療與放射線技術不斷精進,但對於受到吞嚥、發聲等併發症困擾的病人而言,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中國附醫整合專業團隊成立「音聲與吞嚥中心」,以精密儀器幫助廣大口腔咽喉癌治療的病人,重拾健康生活。

中國附醫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花俊宏醫師表示,頭頸癌的治療方式會因腫瘤部位不同略有差異,例如鼻咽癌主要是以放射線治療,必要時再輔以化學治療;咽、喉、口腔癌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和合併手術及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醫師會考量腫瘤發生的部位、腫瘤的大小、有無頸部或遠處淋巴轉移、病人的年齡、體能及家庭因素等,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後,選擇對病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中國附醫整合專業團隊成立「音聲與吞嚥中心」。(圖/中國附醫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花俊宏表示,早期的咽、喉、口腔癌,徹底手術治療的效果很好,機能損害很小,且存活率高。晚期腫瘤的治療包括腫瘤切除、頸部淋巴清除及咽喉機能重建,與合併放射線、化學治療。

中國附醫耳鼻喉部喉科鄒永恩主任表示,音聲與吞嚥中心宗旨在改善及預防各項癌症治療相關之併發症,如構音障礙、嗓音障礙、吞嚥障礙、頭頸部淋巴水腫、頸部軟組織纖維化及攣縮、牙關緊閉、肩關節攣縮等等。

▲嚼檳榔是引發口腔癌的主因。(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接受手術及放射治療之病患,中心會安排於門診接受語言治療,強調吞嚥復健運動,避免癌症治療後之患者因為各項治療引發之疼痛不適導致咽部功能退化或構造改變,影響長期音聲及吞嚥功能之預後。治療完成後則定期重新評估各項音聲及吞嚥功能,若發現功能退步情形,便及早介入,期望病患在本中心接受復健治療後,減少吞嚥及言語功能之障礙。

中國附醫癌症中心副院長蔡銘修指出,口腔癌、下咽癌、食道癌絕大多數都與後天吃檳榔、抽菸有關。民眾雖然知道檳榔、抽菸有害無益,但台灣近年罹患頭頸癌的比例不降反升,請大家不要有僥倖投機的心理,循正規醫療診治,別延誤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