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如炸彈!10公分太空垃圾 可將衛星或航天器撞成碎片

▲▼ 國際太空站,穹頂艙,7公厘裂縫。(圖/翻攝自Tim Peake Instagram)

▲ 穹頂艙上的7公厘裂縫。(圖/翻攝自Tim Peake Instagra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太空人提姆皮克(Tim Peake)於2016年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穹頂艙(Cupola)發現一處約7公厘(0.7公分)的裂縫。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 )對此表示,裂縫可能是由僅1000分之1公厘的金屬碎片或金屬垃圾引起,因為碎片在太空中的運行速度快,碰撞到物體時會傳遞大量的動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The Register報導,這次的撞擊對於太空站並無大礙,不過若太空垃圾約為1公分,撞擊可能會導致太空站的衛星或外部儀器的飛行系統失效;若太空垃圾大於10公分,則可能將衛星或太空站撞成粉碎。

▼ 提姆皮克(Tim Peake)曾因為在俄羅斯的太空船上撥錯號碼,於聖誕節當天從國際太空站發送了一封道歉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國際太空站的穹頂艙由4層透明玻璃組成,1個內層用來防止宇航員擦傷窗戶,還有2個25公厘厚的壓力玻璃面板和1個較薄的外部碎片面板。另外,太空站還設製滑動防護罩,即可在穹頂艙沒有使用時,透過滑動防護罩,防止穹頂艙受到太空垃圾撞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60年來,因為各國探索太空逐漸頻繁,使得地球週圍散布許多太空垃圾。美國宇航員1978年曾表示,如果不處理太空垃圾,垃圾量在達臨界點後,可能會撞壞衛星,進而使太空變為一個永久性破壞區。

歐洲太空總署的太空殘骸辦公室(Space Debris Office)指出,想避免產生太空垃圾撞擊,就要減少垃圾的產生,歐洲太空總署每次在任務結束時,都會把油箱和廢棄電池丟到地球大氣層完全燃燒,避免廢棄物在太空中爆炸、產生更多垃圾。

▼ 從外太空可以看到白雲和湛藍海水在地球上流動著。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