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價慘跌每台斤剩15元 農委會挨轟進口防衛失靈

蒜頭,大蒜。(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蒜價崩跌讓農民苦不堪言。(示意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蒜價慘跌!原生產成本平均每台斤約25元,今年卻一路崩至每台斤15元,讓農民苦不堪言。國民黨團26日召開記者會,怒批政府毫無管控大量進口蒜頭,打亂國內價格,防衛措施失靈,呼籲馬上幫蒜農出口1萬公噸,以平衡進出口的差異,並拿關稅補貼農民損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農委會統計,國內蒜頭種植面積約4500公頃間,年產量平均約5萬公噸,生產成本平均每台斤約為25元,其中約8成產於雲林縣,但今年蒜價卻慘跌剩每台斤15元。

國民黨書記長李彥秀指出,這次蒜價崩盤,完全就是關稅配額制度失靈,風險卻完全由農民承受,近年原本發展逐漸成熟的契作制度,對於農民有收購價格保障,卻也面臨到收購方寧可毀約也不收購的困境,而政府在去年成立台農發公司,原本用意就是希望可以協助本土農業進行國際行銷,但目前幾乎沒有預期的成效,農委會與台農發公司應該主動負起協助農民產銷的責任,並且針對各項農產品出口,建立長期產銷管道、建立台灣農產品品牌形象,不要讓農產品崩盤的事情一再發生。

國民黨立委張麗善表示,政府毫無管控的大量進口蒜頭,不願協助農民出口事宜,嚴重打擊國內產地價格,怒轟失職無能。

張麗善說,根據關務署歷年進口蒜頭數量,民國100年至104年都只進口幾千公噸,105年18000公噸,106年一口氣爆增28000多公噸,加上今年1、2月也進口6700公噸,已超過關稅配額3520公噸,另外,今年3、4月還要從印度、埃及進口,7月定預定要從葡萄牙進口,11月要從阿根廷進口,這樣叫國內的蒜頭要何去何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批評,蒜頭價格崩跌並不是第一次,政府卻沒有人出來負責,前幾個禮拜才在討論北農蔬菜價格崩跌,農委會卻沒有發揮任何功能,去年進口的盛夏1萬6000公噸未消化,今年1、2月還進口6700公噸,這不是圖利是什麼?這些進口廠商是誰?政府必須查出該負這些行政責任的是誰,而不是任由農民自己去找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