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理科狀元返鄉當保全 網批:浪費國家資源、超自私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全             。(圖/翻攝自梨視頻)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全 。(圖/翻攝自梨視頻,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博士畢業賣雞排,大陸理科狀元則是當保全。微博上一則「清華大學學霸沒有忠於自己抱負理想」的影片造成熱議,許多人對此認為這是在浪費資源,但也人有抱不平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何必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評論別人。」而他本人則是說,「我不是懷才不遇,只是當夢想與現實發生激烈碰撞時,選擇安於現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三湘都市報》報導,1991年張曉勇以長沙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鄉親們驕傲而激勵的目光中,腰桿挺得筆直的他立志在生物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1996年畢業後最後決定去廣州一家中外合資日化企業,「當時想著,可以從事產品研發,也算是沒有辜負理想。」然而事與願違,他被分配到客服部,這個結果好像一盆冷水,把一腔熱情和抱負給澆滅。

張曉勇回憶道,在廣州的最後一年,父親突然生病癱倒在床,「剛開始的2年我還期盼能回到研發崗位,後來發現公司的研發重點在國外,我轉到研發崗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他想「在廣州漂幾年,既沒成家也沒立業,還是回家吧」,回到長沙,事業也沒起色,在房產公司呆了幾年,後來便在馬王堆陶瓷市場當保安。

張曉勇想起小時候「某天,吃完飯後拿著碗筷去洗,沒想到母親奪過碗摔在地上說,『大男人應該志在四方,不在鍋碗瓢盆。』」覺得夢想就像那隻被母親摔碎的碗,「我不是懷才不遇,只是當夢想與現實發生激烈碰撞時,選擇安於現狀。」他說,應以「服務社會衡量人生的價值。」

梨視頻短片「男子曾是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畢業後當保安」內容採訪張曉勇,影片也造成熱議。對於畢業清華卻在當保全是否會有失落感,他說,從清華出來,有的說一定要當大官,有的一定要掙大錢,有的一定是要搞一個名成身就科學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那時候也不外乎有這些,實際上,我也是為了家庭,為了父母,早日走向社會工作崗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曉勇表示,「其實我認為在社會來講,不管你是清華人,北大人,就應該以服務社會,為社會做貢獻,從這個方面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影片一公布許多網友都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人說「知道培養一個大學生尤其是名牌大學生國家要花多少錢嗎?這不是你自己想怎麼樣的問題,這是自私」「幹這個活去考清華幹什麼啊?浪費了那麼多的國家資源」。

雖然批評聲浪還是有,但絕大多數的人都表示肯定「這沒什麼啊,按自己的意願就是最棒的」「請不要干涉別人的職業及生活選擇」「誰有誰的生活,沒有什麼好與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