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情蒐數據累績是趨勢 曾文誠點出國家隊選材有問題

▲曾文誠。(圖/翻攝自雲端最前線)

▲曾文誠。(圖/翻攝自雲端最前線)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雲端最前線26日上午11點針對台灣棒球排名滑至第6名進行特別報導,針對情蒐數據、訓練科學化也有討論。特別是曾文誠提到各級國家隊選材沒有善用數據累積,且有冠軍隊限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忠義提出,「數據累積與科技化,但要有很好的棒球技術與觀念,可以在從旁協助,基本動作要很紮實,再輔以數據與科技化,才會有效。」曾文誠也認為,「買了造價昂貴科技,訓練最辛苦也單調,但卻是最基本的。」

黃忠義說,「蒐集數據是該走的路,依我對基層了解來看,是還沒到數據累積,棒球累積到一定水準數據累積,還是要從技術面做起,數據累積有更好的科技化,要有很好的棒球歸念,戰力、爆發力再加科技輔助,這是全面的,基本動作要做到很紮實,科技輔助才有效果。」

曾文誠也提到各級國家隊選材有問題,「美國用精密成績選,我們憑印象分數,或者冠軍隊挑幾個。」U12至U18每年舉辦選拔賽,由冠軍隊伍取得組訓權,組成陣容根據各級不同規定,冠軍隊6-7位,依名次遞減人數,日、美都沒有這項限制,都是由全國海選球員組成國家隊,韓國青棒也是採用全國海選,青少棒以下可能是地區隊代表。

不但是國內數據累積,面對國際賽情蒐的數據蒐集也是球迷關心的話題,資深媒體人閻大富說,「我們情蒐小組有做,但看看大聯盟已經做到外野防守率,是Nice Play還是判斷要提早。」台灣也不是沒有數據化,但是教練團怎麼解讀、怎麼用才是關鍵,他舉去年經典賽以色列隊為例,教練團都待在美職體系,針對對手的打者做防守布陣,這部分我們就沒做得確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