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艦訪台北京會懲罰台北 葛來儀:台海最大變數在蔡英文政策

▲▼「亞洲預測2018」研討會,葛來儀認為台海形勢最大變數在「蔡英文會做什麼」。(圖/翻攝自中評社)

▲「亞洲預測2018」研討會,葛來儀認為台海形勢最大變數在「蔡英文會做什麼」。(圖/翻攝自中評社)

實習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2018年台海形勢最大的變數在於「蔡英文的政策」,因為蔡英文目前在台灣面臨相當大的壓力,民調支持度低,但是不太可能會因為受挫而做出被北京視為具有挑釁的事。她也提到,若美艦訪台,北京不會懲罰華府,而是會懲罰台北,所以川普也是台海的變數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評社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4日舉行「亞洲預測2018」研討會,在預測台海兩岸關係今年的形勢時,向現場108位聽眾進行調查,其中有56位認為「基本保持現狀」,佔比約52%;43位認為「會因為北京試圖防止其反對的政策而惡化」,佔40%;6位認為「因為領導人聚焦其它議題而趨穩」;只有少數人認為會「發生衝突而崩潰」和「因為美中新諒解而改善」。

參加研討會的葛來儀將票投給「會因為北京試圖防止其反對的政策而惡化」,她解釋,「因為這就是過去幾個月所看到的趨勢」,不過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很低。她不認為北京已經發出設立統一時限的訊號,也不認為蔡英文的任何言行已經越過北京底線而招致進攻。

她分析,兩岸關係已經惡化,一是已經見到解放軍艦機在台灣周邊頻繁活動成為「新常態」;二是北京繼續擠壓台灣國際空間,最近又啟用M503北向航線,台灣則以拒絕批復陸航春節包機加班作為報復,兩岸這種針鋒相對增加;北京不相信蔡英文,將她看成是支持台獨的人,雖然不像陳水扁,但認為她在搞「軟性台獨」、「文化台獨」。

她繼續說,最近台灣通過的《公投法》,降低了進行公投的門檻,會否導致「修憲」才是北京真正關切的;2018年台灣有地方選舉,台灣將更多聚焦於內部議題,但北京會關注國民黨表現如何,擔心已經弱化的國民黨是否還有機會重返執政,席位會不會更多流向時代力量這樣更傾獨的小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葛來儀認為,北京與台北之間達成諒解的機會已經消散了。(圖/翻攝自中評社)

葛來儀不認為北京與台北之間能達成諒解。她說,「在蔡執政之初或許還有很小的可能性,但現在這種機會已經蒸發了。我覺得主要變數是蔡英文的政策,因為我不認為習近平目前願意把這個議題放在優先位置(front burnner),中國領導人目前有夠多事情要處理,不想以統一的緊迫感來對付台灣;現在的問題在於『蔡英文會做什麼? 』」

她也說,目前蔡英文面臨很多內部壓力,光《勞基法》就引發許多上街抗議,她的民調支持度也很低,蔡是否對此感到厭倦和受挫感,而做一些會被北京視為具有挑釁性的事情,「我個人覺得不大可能,但我想那是一個主要的變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最後說,「如果美國真的派軍艦訪問台灣,而中國也覺得那是需要強烈應對的事情,北京給予的懲罰不會施加在美國,而是在台灣,因此川普政府也是不可預測的因素,就像川普在「川蔡通話」之初質疑美國的一中政策;如果美國又朝那個方向邁進,我們可能會見到來自大陸非常強烈的反應,那反應將會針對台灣。」

主持研討會的CSIS副總裁格林(Michael Green)表示,在升級美台關係方面,美國政府、國會和台北應當小心謹慎,不要走得太遠,確保任何提升美台關係的舉措在政治上是可持續的,並且要漸進式地做,保持密切磋商;如果美國政府的某一部分或國會邁步太大、太快,遭到其它部門反對,那就是北京喜歡看到的,因為北京可能利用美方內部分歧來孤立與懲罰台灣,這在歷史上發生過,雷根政府和布希政府都有過短暫的走過頭(overreach)現象發生,而被北京成功利用。

▼格林表示台美關係的提升不能走得太快太遠。(圖/翻攝自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