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精緻化」的老師! 台師大成立全台首間師培學院

▲▼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全台首間師資培育學院。(圖/台師大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全台首間師資培育學院。(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少子化衝擊老師員額,每年產出800位中學老師的台師大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在減班、減人之下,反而是「精緻化教學」的契機,到海外當華文教師也是全球的一條新興出路。校方表示,學院預計有30位專任教師,引進新型的培育方法,一定可以將台灣老師的素質更上一層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師大每年培育800位左右的中學老師、特教老師出校門,是全國每年培育老師人數的十分之一、也是所有學校裡最高的,可以說是「教育龍頭」;而各縣市公費生的名額,台師大就獨佔了68%,各縣市政府更指定要「師大培育出來的公費生」,在少子化的浪潮裡,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另外,師資生往國外發展、成為華文教師或當地華文中學的各科老師,也是一項發展,如馬來西亞並不承認各所獨立華文中學的學歷,因此師資難找、多半從台灣聘請而來;而台師大同時有華語教學的專業,能夠更快適應國外華文教學的模式,近3年來,已經有400多人到海外任職,簽約的國家也成長了10倍。

師培學院目前有10位專任教師,未來目標達到30位、再加上25個師培系所的教師支援,校方表示,以往教育專業科目跟各科專業,都是「各上各的」,很難有系統性串連;成立學院後能把「跨領域」的概念更完整的納入,「師培專業成長社群能一起運作,讓課程更精緻、培育出來的老師也更精緻。」

另外,專任教師的評鑑也特別採用「研究型及教學型分軌」的制度,校方說,高教圈一直有「重研究、輕教學」的問題,但師培的老師必須看教學實習、試教訓練等,「中學老師跟學生很親密,培育中學老師的老師也是一樣」;為了讓老師們專心教書,才特別採用這樣的方式,「不會為了拚研究而產生斷層」,同時也會引進中學教師來共同授課,增強實務能力,把各科課程早日精緻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