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戶人家每月500點!南機場食物銀行「做功德」服務全台北

▲臻佶祥南機場社會服務協會,由忠勤里方荷生里長發起,目前已有樂活園地、食享冰箱、食物銀行為弱勢民眾服務。(圖/記者劉亭攝,下同)

▲南機場食物銀行入口。(圖/記者劉亭攝,下同)

記者劉亭/採訪報導

現代人資源容易取得,過多的資源就成為了「剩食」,而為了減少浪費,有志工們就想到可以拿來運用,成為健康美味的一餐。面對里民多為經濟狀況較差、無謀生能力的老人,與許多新移民,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沒有怨天尤人,便以機靈的腦袋,開始規畫一系列的對應措施,成立了「社團法人台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從獨居老人送餐、南機場樂活園地、南機場食物銀行到食享冰箱,逐步成為領域中知名的成功案例,也反轉一般人對於「剩食」等於廚餘的印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廚餘回收變綠金!剩食可發電 還能養「黑水虻」餵雞
►►即期品便宜賣、包裝印食譜 量販店從源頭推「珍惜食物」

▲貨物整齊排列在架上。

當天在約定時間到了食物銀行後,協會幹事程俊威先生正忙著在電話上回覆問題,因此先參觀了「食物銀行」,在小小的空間理,擺著兩排物資,除了民生必需品柴米油鹽、罐頭、衛生紙、尿布等物品外,也有餅乾、造型礦泉水等休閒食品,就有如兒時的雜貨店,簡單的呈列在架上,每袋上面都清楚標示著到期日與換購所需的點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袋子上工作人員寫上貨品大大的到期日。

之後帶著忠勤里紅色帽子的程先生(志工們喊他小威)過來,一起到了擁擠的倉庫兼辦公室,開始了我們的採訪。提及全部服務的起源,由於方里長在社區服務了19年,整個社區包括忠勤里的居民共有6,910人,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5%,約有1,400 人,其中獨居的約佔100人,里民有許多中低收入戶、老人、外籍新娘,有些人雖然去領取了物資,可能收到了大包的白米,卻因為沒有廚房,或是臥病在床,甚至只有一人獨住,不方便料理,最後整袋長了米蟲,反而造成物資的浪費,並沒有真正實質上的幫助。

因此,方里長興起了社區「食物銀行」的想法,不但可以減少愛心的浪費,並且達成最有效的利用,先與附近的愛心單位、宮廟協調,希望他們將物資提供過來,仿照便利商店的做法,統一整理出物資後,讓人們來挑選真正需要的食材,例如,萬華的遊民由於居無定所,因此喜歡領取可即食的商品,補充營養與體力。目前最受歡迎的也是泡麵與罐頭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紙尿褲是許多病人的必需品。

目前「臻佶祥南機場食物銀行」服務的對象已經跨越里,服務涵蓋到整個台北市,透過社福機構的轉介,就算有低收入戶資格,也要提供社工所撰寫的紀錄轉介單,才可以加入食物銀行的服務,避免有人鑽漏洞,每個月一家可以領取500點的物資,目前已有300多戶使用者。

而食物銀行物資的來源,除了民間、宮廟捐助,也有企業參與,可能會提供衣些挑選後不符合販賣尺寸的瑕疵品,或是一些即期品,但是由於都是採取彈性提供,偶爾還是會面臨缺貨的狀況,「說真的不是很穩定,但是已經算有足夠的知名度,以前比較嚴重,都會是單一的物資,現在就比較多樣化,他們有物資都會主動聯繫」。

▲衛生紙、盥洗用具等也都可以提供兌換。

目前也有跟家樂福進行「食物募集計畫」合作,包含台北的桂林店、新店店、重慶店、重新店與永安店,在店外都有放置了花車,消費者可以自由樂捐物資,不管是食物、生活物資都可以,等到滿了店家就會通知他們過去領取,這樣子民眾也不用為了想捐贈物資,特別跑一趟到食物銀行。

而收到物資後,也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標準流程,才能夠真正上架,第一會先在每一樣商品上,標示出大大的商品到期日,一方面可以檢查食物是否過期,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眼睛不好的服務對象查看;接著要刷條碼進入系統,每人都有一本存摺,可以查看換了哪些商品、使用的點數。

▲銀行內的「免點區」,上面的商品都可以免費取用。

小小的倉庫中雖然擁擠,塞滿了從各個不同地方來的物資,但卻排列得相當整齊,並且清楚的以到期月份做區隔,程先生也透露,「我們不像一般超商,缺貨了就可以叫貨,沒有了就沒有了,很多人都會每天來看一下,今天有什麼商品。

有時候難免會收到期限較短的商品,為了避免食材浪費,「食物銀行」可能會採取兩種應變措施,一種是降低點數,另一種則是改為免費贈送,有需要的人就可以拿取,程先生分享最近的案例,10月有民眾捐贈一批和風醬,11月29日到期,但因為民眾可能不知道怎麼用,所以比較少人兌換,改成放到「免點區」後,很快就被拿光了。

 

▲「倉庫」雖小但五臟俱全。

「名氣反而成為了阻礙!」雖然在食物銀行這塊已經打出知名度,但是程先生透露,雖然每年接受政府40萬補助金,但其實連請一個人都不夠,食物銀行的場地租金一個月就要1萬6,加上水電、電話、5、60位志工與7、8位正職的人事費用,不包含物資,一年開銷大約需要一百多萬就可以維持;樂活園地的開銷更大,有廚房、冰箱、廚師的費用,一年大約需要5、600百萬,因此還是必須向外募資金,才能夠維持協會的正常運作。

除了向許多大型基金會提出計畫書,但有時候卻會被質疑,「你們跟社會局要好,又這麼有名,應該有很多政府補助、很有錢吧?」因此就把計畫暫停、資金卡掉,讓程先生相當無奈,只能透過詳細的溝通,讓對方了解在資金上確實有缺口,再三說服對方提供贊助。

▲食物銀行的存摺本,可以知道每個月使用的點數、購買的品項。

協會也試圖開源,每年都會發起募款活動,在年末時到捷運局領回遺失物品,並搭配向民眾募集下來的物資,於12月29、30、31日會於台北車站的泰迪熊廣場(前大亞百貨)舉行「公益園遊會」,1月份的時候也會舉辦「南機場辦桌」,公益所得都會歸回協會的運作資金。

回想起加入協會的過程,30歲的程先生透露,當初原本在這裡擔任志工,4年多前方里長正在籌備食物銀行,有天突然問他「會不會電腦?」他就此踏入了這條不歸路,在這一行其實流動率很高,「做3年就很厲害了、1年就很OK了!」

▲彎腰查看物品的使用者。

回想這些年來服務的過程中,雖然也有遇過覺得理所當然的民眾,但有些人得到了幫助後,也回來做服務給予回饋,讓程先生感到很感謝,雖然自己的工時很長,跟時薪或許不成正比,有時連假日也都要上班,但是他仍然帶著一股使命感努力去做,程先生最後也帶著靦腆的笑容,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做功德吧!」

雖然大眾較為熟知「食物銀行」,但其實一開始從91年開始提供的服務是從「獨居老人送餐開始」,與附近店家合作,固定將食物送到家裡,可是一樣的食物總是容易吃膩。所以在99年「樂活園地」計畫也因應而生,由協會的餐廳來供餐,每一餐只需要支付20元,就可以吃到四菜一湯,菜色依照當天收到的食材變化,目前固定約服務170人,程先生也透露,「有些長輩一開始臉色很差,但來吃了之後不久,整個人看起來都不一樣了」。

▲ 每天廚師會依照快過期的材料,變換菜色。(圖/記者關卓琦攝)

又由於里民中有許多弱勢家庭,可能是單親,或是新移民,他們可能本身教育程度不高,又看不懂小孩的功課,根本無力管教,因此協會也提供了「課輔服務」,讓小孩們放學後到教室,由老師來帶領他們寫作業,目前大約有10幾位小朋友參加,也不用額外的收費。


▲ 每天都有許多長者在南機場樂活園地用餐。

在採訪的最後,跟著程先生一起走到食物銀行路程3分鐘的「食享冰箱」,志工每日都會從家樂福載回來麵包等物資,下午4時半再用推車推過來,統一放進冰箱裡面,任里民拿取,當日抵達時才4時15分,但是當地民眾已經自發地排了很長的隊伍,甚至轉進巷子裡,等到麵包送達後,志工也不忘將麵包先分給由外勞推車過來的老人,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看見了滿滿的溫暖。

《2017臻幸福運轉愛公益園遊會》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50號,亞洲廣場大樓前廣場(台北車站新光三越旁)
日期:106/12/29、30、31
時間:9點至21點
目前也仍在招募志工一起加入公益的行列,若有興趣請點選此網址,填寫相關資料。
 

▲▼食享冰箱的排隊人潮滿到轉進巷內,志工迅速將貨品放進冰箱。(圖/記者劉亭攝)

《南機場辦桌》

時間:107年1月27日 PM6:00

地點:中華路二段307巷

購買方式:餐券一張2000元,若有興趣請直接跟方里長聯絡(0935-9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