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都私幼補助「加碼每年3萬」! 全教總:2018選舉快到了齁

▲▼教育團體痛批私幼補助是買票。(圖/翻攝全教總官網)

▲教育團體痛批私幼補助是買票。(圖/翻攝全教總官網,下同)

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繼台北、台南等直轄市祭出就讀私幼的優惠之後,現在傳出除了新北市之外的5都準備研擬明年增加私幼補助,從5歲向下延伸到2歲、每年補助3萬元;全教總等教育團體怒諷「一邊說幼教公共化、一邊補助私立,這不是為了2018年買票是什麼?」許多私幼也擺明不會因為補助而增加老師薪水,錢到底都落入誰的口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教總、全國教保工會、靖娟兒童基金會、幼教改革研究會開聯合記者會表示,政府要補助私幼的根本原因是「公幼不足」,像桃園市4歲就讀私幼的有將近4萬人,但公幼抽籤卻比中樂透還難,「爸媽當然想選便宜的,但問題是沒有便宜的可以選」;只要增加公幼的數量就能解決現況,卻打著體諒爸媽辛勞、舒緩經濟壓力的名號給私幼補助,「討好選民,真的不是為了2018年的選舉嗎?」

▲全教總整理六都對幼教的補助。

另外,台南之前調高補助時,就傳出有私幼想調漲學費的訊息,家長等於還是沒有省到,而私幼老師的待遇長期偏低、又是血汗工作,也有雇主直接表明「就算學費調漲,老師也不會加薪」,這些錢最後還是進了業者的口袋;教育部如果真的要改善幼教的品質、提升幼教老師的專業,應該把經費投入在公幼設立上,確實達到中央的「公幼4、私幼6」政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幼教經費在教育費用中,本來就是比例最少的部分,但現在用「發錢」的方式炒短線,幾年之後還是沒有公幼、教育品質還是沒有提升,「少子化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還是沒人敢生小孩」;目前只有台北表明私幼補助要排富、雙親戶籍限制,而當公幼比例提升到7成時就要補助退場,但其他縣市紛紛仿效的時候,卻沒有這樣長遠的規劃,「拿著公共政策的錢買票,問題非常嚴重。」

聯合聲明表示,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發敬老金是在買票、所以選擇把敬老金拿來做老年福利,而托育補助也是類似的情形,不如直接設立非營立幼兒園、公幼增班、增設公幼數量;如果真的要補助私幼「學費比照公幼」,也應該讓教保員跟老師的薪水跟公幼相同,才能真的反應政府提升教育品質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