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謝幕 「卡西尼號」完成終極任務 在土星自毀

▲NASA的探測船「卡西尼號」,周五走完最後旅程,「悲壯謝幕」。(圖/翻攝自YouTube)

▲NASA的探測船「卡西尼號」,周五走完最後旅程,「悲壯謝幕」。(圖/翻攝自YouTube)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1997年10月15日派出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Cassini)到距離地球14億公里以外出任務。「卡西尼號」花了7年時間完成35億公里的長征之路,2004年它飛抵目的地。之後它在環繞土星的13年裡傳回大量數據,協助NASA確認許多重要發現。它在土星軌道飛了約79億公里後,燃料即將耗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周,「卡西尼號」執行最後一項「終極任務」(Grand Finale):進入土星與土星環之間區域,探索土星環年齡及起源。在22次俯衝後,「卡西尼號」於台灣時間周五(8月15日)晚上約7時30分左右,以時速11.3萬公里的高速飛入衝入土星大氣層,演出自我毀滅的「大謝幕」。

NASA的工作人員陪著「卡西尼號」走完最後一哩路,接收它發回地球的最後數據,並且在Youtube全程直播它的「大謝幕」過程。約半小時後的7時55分,NASA確認「卡西尼號」 鞠躬盡粹完成多年使命後,已經「自我了斷」。 卡西尼任務經理梅茲(Earl Maize)宣佈︰「卡西尼的訊號消失了。」工作人員互相擁抱,更有不少人哽咽、傷感、落淚。

「卡西尼號」協助NASA確認多項重大發現,包括衛星:土衛六「泰坦」上擁有液體甲烷海洋,而土衞二「恩克拉多斯」(Enceladus)表層下蘊藏着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有利條件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