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提互不隸屬! 分析:兩岸變「完全敵對」難以調和

記者蔡儀潔/北京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0)早發表「520」就職演說,兩岸論述態度強硬。大陸涉台學者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時分析道,賴清德「一邊一國」的論述令兩岸問題變為「敵我矛盾」,難以調和,預計兩岸公權力會進入「對抗性互動」,衝擊民間經貿交流。

賴清德今早演說時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 。(圖/記者任以芳攝)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受訪時表示,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堅持「一邊一國」定位,繼承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並提出「四大支柱」,按大陸語言來說,就是走向台獨,可以說賴清德不僅坐實台獨分子的身分,且性質更為惡劣。

唐永紅接著指出,如此一來兩岸基本處於「完全敵對」狀態,雙方對兩岸關係的性質定位和發展取向,根本是天壤之別、南轅北轍,台海局勢相當不樂觀,1996年以前兩岸政府的矛盾是兄弟爭當家權,但如今變成「敵我矛盾」,難以調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界還關注,賴清德今早演說時也提到,希望中國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啓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對此,唐永紅認為,該說法看似善意實則毫無善意,賴清德無疑是希望實現「相互承認」與「政經分離」,意圖在他的「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的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交流、合作,企圖政治上與大陸對抗而經貿往來繼續,這也有利於其選舉與執政,但大陸方面是不可能同意的;未來兩岸公權力將進入「對抗性互動」,對兩岸民間經濟社會都會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