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22上半年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調查(食)

把結果分享給朋友

民調報告

民眾餐飲消費支出甚高,恐連帶影響各個經濟層面

 

為了解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看法及對生活影響為何?《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於2022年5月30日至6月6日,以EDM方式通知,進行「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697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38%。

 

通膨率不斷飆升,主計總處日前公布5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39%,其中食物類(含穀類及其製品、肉類、蛋類、水產品、蔬菜水果、食用油等各類食材)年增率達7.4%,在亞洲國家中增長率排名第二,僅次於印度。


根據調查顯示,超過八成民眾明顯感受到近期物價的上漲(非常有感覺81.1%),但與過去半年相比,僅20.2%民眾每月總收入有所增加,79.8%的多數民眾每月總收入維持不變或減少(沒有改變50.5%、減少29.4%);而50.1%民眾每月總支出和半年前相比增加了3,000~10,000元(「3,001元~5,000元」28.1%、「5,001元~10,000元」22.0%),因此在物價上漲但收入卻沒有明顯增加或甚至減少的情況下,有八成五(84.6%)的民眾對政府抑制物價上漲的成效感到不滿意(非常不滿意49.8%、不太滿意34.8%)。

 

 

 

 

 

食衣住行育樂中,食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調查顯示,日常主要花費項目中「購買生鮮蔬果/水產/酒/飲料/調味料等食材、食品」占比75.1%、餐飲消費(含外食/外帶/外送)占比70.3%,為前三大主要花費項目之第二、三名。而日常花費主要用於餐飲消費之外食族以18-29歲(84.6%)、未婚單身(77.7%)、無子女者(81.3%)等族群比較高;至於購買生鮮蔬果/水產/酒/飲料/調味料等食材、食品的非外食族則以50-59歲(82.4%)、60歲及以上(81.3%)、已婚(79.9%)、有子女者(79.2%)等族群比較高,顯示不同族群間對於經常外食與否的行為具有明顯差異。

 

 

 

此外,食物類、外食費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高漲與民眾日常主要花費項目,使得民眾認為受物價影響較大的消費行為前兩名皆與「食」有關,分別為「購買生鮮蔬果/水產/酒/飲料/調味料等食材、食品」的73.7%與「餐飲消費(含外食/外帶/外送)」的66.6%。

 


由於物價上漲對於飲食影響最大,使得許多民眾在家開伙的次數增加(62.5%),相對地吃外食的比例也就減少(62.5%),而外食比例較高的18-29歲、未婚單身、無子女者增加在家開伙次數與減少外食比例也都分別約在5成左右。此外,也有近半數(47.2%)民眾在近半年購買具折扣的即期食品之次數亦有所增加。若物價持續上漲,民眾飲食消費行為的改變,容易使得許多經營不善的餐廳倒閉,而以往經營有聲有色的餐廳,也只能靠促銷優惠減少營收以吸引顧客,倘若時間拉長恐怕這些餐廳都將無法承受,面臨結業厄運。若民眾必須減少飲食消費來對抗物價上漲,那麼在其他消費行為方面勢必要做出改變,而且改變的幅度可能會比飲食部分還多。當大家的消費能力都降低時,只會讓整體經濟趨勢走下坡,連帶影響到國家各個層面,如何在物價上漲和保有消費能力中取得平衡,且促進經濟發展,為目前政府的一大難題。

 

 


【調查說明】
1.本次民調由《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負責問卷設計、調查執行、資料處理、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調查期間於2022年5月30日至6月6日進行,以台閩地區年滿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範圍及對象;調查方式以EDM方式通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697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38%。進行統計分析之前,原始資料先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111年5月底)進行性別、年齡、地區、教育程度樣本加權,以符合台閩地區18歲以上人口之母體結構,使本調查具有代表性。


2.《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是由輔大AI人工智慧中心與東森民調雲共同產學合作成立,在包含政治、新聞時事、生活綜合、產業財經、娛樂影視、購物消費、美食旅遊、趣味等面向,透過人工智慧分析消費者模式,創新消費統計模型,預測流行方向,找出不同消費者的生活需要,讓學術研究成果走出校園,幫助更多人。《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將每半年進行一次「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之調查研究,藉以追蹤物價對民生消費之影響。

本問卷贈品

調查期間:2022-05-30 ~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