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21下半年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調查(行)

把結果分享給朋友

民調報告

 物價漲幅飆升,交通類花費首當其衝


為了解民眾對於近期物價上漲的看法及對生活影響為何?《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於2021年12月6日至12月8日,以「手機簡訊」方式通知,進行「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386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63%。


隨著列強與伊朗的核子協議談判停滯不前再次陷入僵局,國際油價也隨之攀升。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帶動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上漲,截至今(2021)年11月,今年以來已六度越過通膨警戒線。在主計總處公布的CPI資料中分為七大基本分類,分別是食物類、衣著類、居住類、交通類、醫療保健類、教育娛樂類以及雜項類。相較於去(2020)年同期,七大基本分類中漲幅最大的類別為交通類,上漲約7.16%,主要原因是今(2021)年油料費大漲35.8%,機票價格也貴13.38%。以每月消費支出約5萬元的小家庭為例,11月的CPI年增率為2.84%,亦即在購買相同數量及品質的商品或服務情形下,每戶平均支出將增加1,420元,其中油料費將額外支出約389元,為所有項目之最。


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年內分別有13.8%及10.5%的民眾購買機車及汽車。其中購買機車的民眾中以女性居多(男性11.8%、女性15.8%),男性則是在購買汽車上較女性民眾稍多(男性13.4%、女性7.7%)。而在日常主要花費上,交通費成為民眾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以及餐飲消費的主要消費項目,甚至較房貸或房屋租金支出及休閒娛樂支出來的高消費。

 

 


在整體物價上漲的環境中,民眾普遍認為購買日常生活用品(73.7%)、餐飲消費(62.5%)、休閒娛樂支出(22.2%)以及交通費(21.1%)依序為受物價影響較大的前四項消費行為。在此時期有59.5%的民眾在消費行為上改以停止購買不必要的產品及服務為消費方針,而調整的消費類別中以休閒娛樂支出占據首位(66.6%),後續則是餐飲消費(52.8%)、治裝費(42.8%)及日常生活用品花費(38.5%),交通費則僅占13.5%,排名第五。根據此調查結果可以發現交通費相關支出占民眾日常花費相當高的占比,卻是難以降低支出的消費項目。

 

 

 


主計總處針對12月物價漲幅是否將持續創新高提出說明,自11月下旬到12月初因為國際油價呈現下跌趨勢,政府將在12月1日起調降大宗物資關稅,藉以穩定國內物價,其中汽、柴油調降貨物稅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躉售物價指數的壓力。針對政府將從12月1日開始至明(2022)年3月底調降大宗物資關稅與汽、柴油及水泥貨物稅的政策,據《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僅22.6%的民眾認為此政策對民生物價的控制非常有幫助,多數民眾採樂觀態度認為還算有幫助(41.3%),而有近3成民眾認為此舉不太有幫助(21.9%)或是完全沒有幫助(6.0%)。對於此項政策,有近8成民眾認為明年3月底後仍應持續執行大宗物資關稅與汽、柴油及水泥貨物稅的調降行為(非常應該46.8%、還算應該33.1%),僅約1成民眾認為不應該持續執行(完全不應該1.8%、不太應該6.5%)。

 

 


【調查說明】
1. 本次民調由《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負責問卷設計、調查執行、資料處理、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調查期間於2021年12月6日至12月8日進行,以台閩地區年滿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範圍及對象;調查方式以「手機簡訊」。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386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63%。進行統計分析之前,原始資料先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110年10月底)進行性別、年齡、地區、教育程度樣本加權,以符合台閩地區18歲以上人口之母體結構,使本調查具有代表性。

 

2. 《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由輔大AI人工智慧中心協助東森民調雲數據分析,包含政治、新聞時事、生活綜合、產業財經、娛樂影視、購物消費、美食旅遊、趣味等面向產學合作,透過人工智慧分析消費者模式,創新消費統計模型,預測流行方向,找出不同消費者的生活需要,讓學術研究成果走出校園,幫助更多人。《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將每半年進行一次「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之調查研究,藉以追蹤物價對民生消費之影響。

 

 

本問卷贈品

調查期間:2021-12-06 ~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