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種苗改良繁殖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水稻種子年產值27億! 專家研發「品種辨識神器」靠AI提升4成效率

水稻是台灣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每年栽培面積約27萬公頃,水稻種子每年更新率約80%,種子產值高達新台幣27億元。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今(21日)指出,和中興大學合作研發推出最新一代水稻種子品種辨識系統,更是國內首台透過水稻種子外觀特徵來進行品種辨識的機器,能提升人員檢查效率44%,且能精準細分出水稻各品種特性。

國產水果變身「美妝保養與清潔用品」 專家曝成功5項技術移轉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與中興大學教授謝昌衛、東海大學副教授邱致穎合作,成功研發以國內生產的柚子、香蕉、檸檬及百香果等大宗水果加工加值技術,應用性含括美妝保養品、清潔用品、保健品、食品及飲品,透過低階、中階及高階之製程改善與產品開發,上可推廣至大型加工廠,下至小型農戶,為國產水果找到新出路,目前已有5項技術移轉。

多肉植物療癒!「養護秘訣」讓你輕鬆變綠手指 千萬別常澆水

多肉近年爆紅,至今仍是許多人的心頭好,全台各地更是時常有多肉植物展覽等活動,天氣一涼,其實是多肉最好的觀賞時節,且具有園藝療癒特性,近年來成為熱門植物,其中景天科多肉植物朧月屬因植株態樣變化各異,朦朧可愛,栽培容易上手,深受國人喜愛。

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有濃濃洋芋味 還能對抗晚疫病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育成加工洋芋片與鮮食兼用的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具有生長勢強且栽培容易特性,相較於市場主力品種克尼伯,對晚疫病更具耐性。該品種塊莖為短卵圓形,薯皮黃色,薯肉白色,單位面積產量高,每公頃產量達40公噸,可售薯比例高達73%,未來具有取代現有市場品種之潛力。

台灣番茄種子年出口達5.1億!專家研發「病原檢測晶片」縮短76%檢定時程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今(26日)指出,已成功技術轉移番茄多標的病原快速檢定技術給生技業者,針對重要番茄病毒與類病毒設計檢定晶片,開發番茄病原檢測晶片,可因應國際番茄種子貿易頻繁,種子檢疫需求增加。該技術以種子為檢定樣品,可大幅縮短76 %檢定時程、減少45%檢定成本。

種苗場疫情間超前部署!扛下數十萬公斤「雜糧種子」供應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為確保國內雜糧種子供銷鏈穩定, 3月底前透過業者座談會、盤點國內大宗雜糧種子庫存量、確認種子品質、投入場內及委外生產,有效掌握國內農民下一季需要的雜糧種子並提早因應。

彩椒顏色變變變!台灣首度舉辦「品種競賽」 19樣口感、外觀決勝負

彩椒含有豐富維生素,熱量低、口感甜、無辛辣味,被視為高營養價值蔬菜之一。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今(12 日)表示,今年國內首次辦理彩椒品種競賽,提供種苗業界切磋觀摩及彩椒品種育成之競技,有助於彩椒多樣品種之生產,並提升內外銷量。

軟腐、萎凋病等蟲害波及台灣薑產量!專家花3年研發「健康生產體系」

許多人喜歡吃薑補身,但可能不知道,近10年台灣薑栽培面積大約維持在1000公頃上下,加上種植不易,又有多種病蟲害問題,影響產量。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為改善此狀況,歷經3年研發,透過現代化設備等技術,推出健康「種薑」生產體系,預計3年後就能透過該體系穩定農民收益和市場供給。

蔬果風味佳全靠雜種優勢 專家利用植物「雄不孕症」加速育成

種苗改良繁殖場今(16 日)指出,稱作「雄不稔」的植物雄不孕,特性可供人類更有效率地生產高純度的一代雜交種子。經研究已建立更精確的分子技術協助鑑定番椒(包含辣椒與甜椒)雄不稔的基因,透過此項分子標誌技術的輔助,可加速優良番椒品系的育成。

4片葉的酢醬草才叫幸運草 碰到黃昏雨天便開始打瞌睡

向來有幸運草之稱的酢醬草,有三片倒心形的羽狀複葉,每到黃昏或陰雨天,就會出現閉合的睡眠作用,目前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已收集17種酢醬草品種進行性狀觀察與栽培試驗,將找出最適合台灣生長的品種。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