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看守台灣協會

看守台灣協會

禁用塑膠免洗杯「未含淋膜紙杯」 環團揭乾坤大挪移:更難回收

環保署預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明年7月起手搖飲店禁用保麗龍杯,且必須提供5元以上自帶杯具價差優惠。環保團體指出,環署授權各縣市政府得提報禁用所有塑膠免洗杯,卻未含比塑膠杯更不易回收的「塑膠淋膜紙杯」,製造商更會藉此以乾坤大挪移手法,逃漏資源回收費繳交。

環團揭2020年全台廚餘回收排名 高雄因「倚賴廚餘養豬」5年墊底

看守台灣協會指出,為防範非洲豬瘟,2019年我國廚餘養豬量大幅減少,從2018年的每年35.8萬噸,驟降到2019年的每年23.7萬噸,儘管在環保署透過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補助各縣市設置廚餘破碎脫水及高速醱酵設施下,廚餘堆肥量略有增加,但整體廚餘回收量仍減少了將近十萬噸,從2018年的59.4萬噸減少到2019年的49.8萬噸,創下2006年以來新低紀錄,這不僅增加了焚化廠與掩埋場的負擔,也令2015年開始的垃圾危機進一步惡化。

環團揭「水涼墊」毒塑膠做的!坐躺沾黏塑化劑...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增加

天氣炎熱,不少人會買涼墊鋪,希望溫度下降幫助睡眠,不過,看守台灣協會在網路上搜尋各種「水涼墊」產品發現,號稱注水後可以降溫5至7度的各種坐墊和床墊,表皮都是PVC(聚氯乙烯)製成,有添加塑化劑疑慮,恐讓天天睡在床上的人會沾黏在皮膚上,增加環境賀爾蒙暴露風險。

製造越多垃圾繳越多錢!環團發起「垃圾費合理徵收」馬拉松連署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看守台灣協會共同發起「垃圾費隨水徵收改為隨袋徵+垃圾費合理徵收連署 」 ,並指目前台灣徵收垃圾費的方式,不論是隨水費或隨袋徵收,都未合理反映「汙染者付費」公平精神,此連署是「馬拉松」,沒有特定期限,盼在2022年地方大選前,讓這份連署形成一定影響力。

塑膠吸管使用量1年30億根 環團點出「外帶」是最大問題

環保署7月1日起推動4大場所包括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都不能提供內用者一次性塑膠吸管,預估實施後每年將減少1億根塑膠吸管使用量,不過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塑膠吸管使用量高達30億根,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點出,「外帶」才是最大的問題。

反建澎湖焚化廠! 民團要求立院凍結10億經費

「看守台灣協會」近日發起連署,要求立院凍結「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經費,立即終止在澎湖興建焚化爐的計畫,刪除10.13億元的焚化廠興建費用,並答應不再興建,力行零廢棄、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再利用的政治承諾,希望可以讓因政府不當政策而造成的汙染退出,目前已有數十個環保團體聯名參加。

水污法遭惡意阻擋 環團痛批:立委受違法污染業者操弄

環境法律人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及地球公民基金會13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水污染防治法 》修正草案遭部分立委阻擋,至今出不了衛環委員會大門,尤其本屆會議只剩1月14和15日,如不能如期審完,將讓一年來參與修法的相關人員白白犧牲,因此呼籲立委別再當「媽寶」,盡快讓水污法儘速通過,以匡正不法業者。

化學品登錄辦法比歐盟寬鬆百倍 環團:替進口商省成本

環保署發布的「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登錄辦法」在11日生效,卻被發現須提交危害與暴露評估的化學物質噸數級距過於寬鬆,不但與國際相差百倍,也只提列10公噸以上確定會誘發癌症的CMR一級物質才要提交安全評估報告,忽視其它可能污染環境、危害人體的化學物質。環團質疑,不禁讓人質疑到底是要為民眾把關,還是替進口商省下評估成本?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