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連發!婆婆狂帶小孩衝出去 她崩潰「飯2小時餵不完」吵翻

2024年04月23日 17:50

▲▼寶寶,嬰兒,餵奶(圖/記者劉維榛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全台從月初開始就大小震不斷,近兩日更是地震連發。就有宜蘭女網友忍不住抱怨,現在每震一次,婆婆就會抱著兒子跑出去一次,「震幾次她就跑幾次,我兒子還以為阿婆在跟他玩」,一頓飯她餵了兩個小時還餵不完,心累直呼「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人妻在「匿名公社」表示,「每震一次,婆婆就會抱著我兒子跑出去一次,今天震幾次她就跑幾次」,結果兒子以為婆婆在跟他玩,一直說「阿婆再一次再一次」。而婆婆一震就帶孩子往外跑,害她一碗飯餵2小時都餵不完,覺得婆婆有點太誇張,而且她們住宜蘭不是花蓮。

原PO也在留言處表示,認同有預防性往外跑很好,但婆婆是連小震都想逃,「連2級也跑是跑什麼意思的?剛剛搖很大我也抱兒子跑啊!」

不過,大票網友見狀都不挺,「宜蘭就震不大嗎?抱妳兒子的婆婆哪裡找?」「不是自己跑走就很好了」、「她是真心愛妳的孩子,才會一有地震就抱著孩子跑」、「老人家總是多一份擔心嘛!還好啦~ 阿嬤秀孫正常啦」、「住1樓嗎?住1樓確實要跑啊!但跑的時候要小心,我看過那種地震房子沒怎樣,結果拉著小孩跑到2人摔傷的。」

內政部消防署曾針對「地震避難方式」的謠言進行闢謠,其中一個謠言就是「地震發生時,千萬別往外跑,除非你身處一樓」。事實上,地震發生時,無論在任何樓層,都不建議往外奔跑等避難行為,因為有可能因劇烈晃動而跌倒、或遭掉落物品擊中。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地震發生時應該要確保自身安全,最重要的是保護頭頸部以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形成防護屏障,以免被掉落的物品砸傷,除非頭頂上方有潛在掉落物,或物品已經開始掉落,否則趴下後應避免移動。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