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會飛的蘋果」草鴞被拍到 棲架上打盹、捕獵畫面有夠萌

▲▼東方草鴞。(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指出,草鴞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數量稀少。(圖/林務局提供,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神秘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東方草鴞」,研究再度有了重大突破。林務局屏東林管處與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合作,在高屏地區豎立起20多處專為草鴞量身打造的棲架,設置地點涵蓋農地、荒草地和河灘地等可能會有草鴞出沒的環境,結果近半數棲架記錄到罕見草鴞的身影,證實猛禽棲架可以作為調查草鴞的有效方式,更使研究者瞭解到草鴞確實會利用猛禽棲架,站在高處觀察並捕捉農田裡的鼠類,幫助友善環境耕作的農民減少作物損失。

林務局表示,草鴞是地棲型的貓頭鷹,不像其他貓頭鷹大多居住在樹林,屬台灣貓頭鷹中相當特殊的種類,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平原至淺山丘陵的荒草地,白天休息及築巢繁殖都是在草叢裡。由於其心型臉盤像是蘋果剖面,非常獨特,早年又被稱為猴面鷹,也常被戲稱為「會飛的蘋果」等。台灣的東方草鴞是特有亞種,屬第一級保育類,因為數量稀少且行蹤隱密不易發現,以往生態資料相當缺乏,棲地消失以及毒鼠藥的威脅,是草鴞面臨最嚴重的生存危機,因此為台灣貓頭鷹中唯一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方草鴞。(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表示,在高屏21處不同地點設立棲架並監測至少3個月,其中有10處拍到草鴞停棲。

林務局指出,然而,由於草鴞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數量稀少,研究調查上最大的難題就是難以尋覓其蹤影,過往的研究曾嘗試透過播放叫聲來吸引草鴞出現,但成功率並不高。而猛禽棲架在歐美、澳洲等地農田,是農民使用的生態防治策略,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過去為減輕毒鼠藥對生態的危害,以猛禽棲架「邀黑翅鳶來捕鼠」,獲得很大成功,同時在棲架透過自動相機監測,記錄到有不少猛禽和食蟲鳥都會利用棲架,不僅可協助農民在田間捕鼠抓蟲,還可以用來調查當地的鳥類組成。

林務局說明,近年大力推動保育生態的友善農業,獲得關心土地及生態的農友參與響應,不再使用化學農藥、滅鼠藥,為野生動物打造一個良好的棲地,但衍生而來的鼠、蟲害,就成為友善農友需面對的課題。有鑑於此, 109年4月起林務局屏東林管處特別與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合作,專為地棲型的草鴞打造高度較低的草鴞棲架,並把棲架設立在可能會有草鴞出現的環境,來測試草鴞是否會利用棲架,也期盼草鴞能成為農民生物防治鼠害的好幫手。

▲▼東方草鴞。(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指出,拍到草鴞在棲架上捕獵、理羽、打盹、還有兩隻草鴞追逐互動等畫面。

▲▼東方草鴞。(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提到,這項計畫總計在高屏21處不同地點設立棲架並監測至少3個月,結果相當令人驚喜。其中有10處拍到草鴞停棲,速度最快的在設立當晚草鴞就來利用,慢的則是在設立一個月後拍到。有幾處棲架草鴞利用相當頻繁,不僅三天兩頭出現,甚至一個晚上可累計停棲1小時以上。草鴞在棲架上捕獵、理羽、打盹、還有兩隻草鴞追逐互動等,以往難以直接觀察到的行為,都被紅外線自動相機記錄下來(黑白影像),幾個月來的監測,已拍攝數萬張的照片和影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