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被感染武漢肺炎!首度回應「或因未戴防護鏡」:最早症狀是結膜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醫師王廣發。(圖/翻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網站)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醫師王廣發。(圖/翻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網站)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衛健委武漢肺炎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日前指出,當前疫情可防可控,不過他21日卻證實被感染。他隨後於22日對如何被感染作出回應,「現在回想起來,在發熱門診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當然我們也高度戒備,都是戴N95口罩進入。我現在突然意識到,我們沒有配備防護眼鏡。」他回京後出現最早的症狀是左下眼瞼的結膜炎,2-3個小時後出現了卡他症狀和發熱。

王廣發22日晚間在微博表示,「經過1天的治療,今天終於不發熱了,甚是高興。也有了精神流覽微信、短信及網上消息。真的很令人感動。那麼多的祈禱、祝福、鼓勵,占了相識和不相識朋友留言的絕大部分。在此真的要感謝大家善意和關懷。」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圖/翻攝央視)

▲醫護人員全副武裝。(圖/翻攝央視)

疫情真的可防可控嗎?

由於王廣發曾指出「當前疫情可防可控」,被部分人質疑「自己得了,還可控嗎?」,對此他回應稱,疫情真的可防可控,最終疫情會控制,但不同的疫情階段達到疫情控制的措施是不一樣的;今天的疫情控制,在武漢當地和其他地區是不一樣的。

王廣發說,在疫情初期,針對華南海鮮市場的處理措施是迅速、有效的,而且很快初步認定了病原,這較之2003年SARS疫情,無疑是巨大的進步,「對於疾病的傳染性和人群易感性,我們當時確實沒有資料證實,因此不能忘下論斷是強還是弱。」

王廣發指出,「在我回京前,通過各個醫院發熱門診的走訪,意識到疫情的確較前有了明顯的惡化。但仍然是可防可控,只不過,社會為此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包括親情、人情、健康和經濟。關鍵是我們要因地施策。」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圖/翻攝央視)

王廣發指出,或因未戴防護鏡被感染。(圖/翻攝央視)

如何被感染?

談起如何被感染武漢肺炎,王廣發表示,「這是我患病後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我梳理了我在武漢的軌跡和細節。最有可能的是兩個節點。一是到武漢第二天去金銀潭醫院去ICU看重症病人,正好趕上插管。我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但都是全副武裝,戴著防濺屏,感染的可能極小。」

他接著指出,另一個節點是在回京前2天去了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和臨時隔離病房,有的醫院的發熱門診比較擁擠,裡面很可能存在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當然我們也高度戒備,都是戴N95口罩進入,現在回想起來,在發熱門診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王廣發直言,「我現在突然意識到,我們沒有配備防護眼鏡。一個重要的線索是,我回京後出現最早的症狀是左下眼瞼的結膜炎,很輕。2-3個小時後出現了卡他症狀和發熱。」

王廣發表示,「基於我看到的病例,還沒有以結膜炎為首發表現的。當時我還以此為依據,把自己排除在新冠狀病毒肺炎之外,而更多地考慮是流感。但經抗流感治療無效,發熱時斷時續,最後做了新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現陽性。說明我的結膜炎很可能也是新冠狀病毒引起,而且是局部結膜首發。因此高度懷疑是病毒先進入結膜,而後再到全身。如果這個推測成立,則我的防護盲點就在沒有戴防護鏡。」

▲▼武漢肺炎源頭找到了!野味市場價目表曝光:活孔雀一隻500。(圖/翻攝自微博)

▲武漢肺炎病原確認是野味。(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經營報》報導,王廣發於1981年進入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1995年曾前往日本進修,1998年出任北大一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並在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直到2003年爆發SARS疫情,他自始終站在SARS的第一線奮戰,並擔任北大一院SARS的主檢醫師和專家組組長,負責醫院所有的SARS疾病治療和SARS病房籌建工作。

報導指出,王廣發在SARS疫情後,成為北大一院接觸SARS病人最多、戰鬥時間最長的醫護人員,更成為北京市第17屆「五四獎章」的5位獲獎醫務人員之一。

據陸媒早前報導,大陸國家衛健委專家早在去(2019)年12月31日前,就已抵達武漢。作為大陸國家醫療專家組專家的王廣發也跟著前往當地視察,直到10日晚間,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目前病人的病情和整體疫情處於可控狀態,大部分患者病情屬於輕到中度。

此外,王廣發表示,和一般性的細菌性肺炎相比,目前該病患者除了發燒、咳嗽之外,痰不多、白細胞不太多,有些病人出現淋巴細胞減少情況,胸部影像中雙肺呈現散在的毛玻璃斑片狀陰影,具有一定的特徵。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