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土重來!外媒:微軟借Surface Duo重寫自家手機業務歷史

▲為了因應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微軟將持續免費更新Windows 7。(圖/路透)

▲微軟(Microsoft)新品發表會周三(2日)正式登場。(圖/路透)

記者王曉敏/綜合外電報導

微軟(Microsoft)新品發表會周三(2日)正式登場,除了三款全新Surface產品外,微軟也發表了令人引頸期盼的雙螢幕系列:Surface Neo筆電以及Surface Duo智慧型手機。外媒報導,微軟如今已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並朝著不同的方向捲土重來,試圖重寫其過去備受打擊的手機業務歷史。

彭博報導,在退出智慧型手機業務3年後,微軟於周三發表了雙螢幕設備Surface Duo,預計將於2020年聖誕節前推出。微軟似乎並不想將此產品定位為手機,不過該設備能夠打電話也能發送簡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軟回歸手機業務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微軟該如何銷售該產品。微軟目前的Surface系列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產品主要針對消費電子市場的高階用戶,包括企業用戶及重視精巧設計或能將工作及個人功能合而為一的科技愛好者。根據IDC的數據,微軟從未將「成為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最大製造商之一」作為其Surface硬體設備的銷售戰略,而微軟在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市佔也僅有幾個百分點。

報導指出,目前的問題在於,微軟是否會以相同的策略銷售Surface Duo,即將之視為一款「英雄產品」,僅瞄準小部分市場,旨在於行動設備市場上展示其雲端服務能力;或者,微軟有意藉此向其它智慧型手機大廠發起挑戰。不過距離這款設備的上市日期仍有一年之久,目前仍不清楚微軟是否已制定出該產品的銷售計畫。

Surface教父、微軟產品長帕奈(Panos Panay)在發表會上強調了Surface Duo與其它Surface系列產品的相似之處,不過各媒體及分析師仍將焦點放在Surface Duo能夠「撥打電話及發送簡訊」上。「你可能會將其視為一支手機,」帕奈說道,「但不要誤會,該產品是一款Surface。」帕奈甚至告訴外媒Wired,他不想讓人們把它稱作「手機」。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及該公司其它高管經常回答有關微軟何時再製造手機的問題,他們表示,除非產品具有差異性和重要的觀點,否則微軟不會這麼做。而就Surface Duo來說,微軟認為自己就是這麼做的。Surface Duo是個配備「兩個螢幕」的摺疊式設備,而非像三星Galaxy Fold那樣的摺疊螢幕,該設備能將微軟的應用程式與Android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式合併在一起。

手機業務曾是微軟前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主力之一,但並未取得成功。微軟於2013年以95億美元(約新台幣2975億元)收購諾基亞(Nokia)手機業務,以求為微軟帶來增長動能。雖然設計及銷售一款Surface手機的成本與當初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交易額相較起來少得多,但若再經一次失敗,對微軟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同時,這也會削弱納德拉的聲譽。納德拉2014年開始掌舵微軟,為微軟打了一場翻身仗,作為一個精明的判斷者,他能夠判斷哪些業務應該恢復,哪些則該放棄。

微軟在行動設備上的挫敗,並不意味著微軟的技術領導地位衰落,但事實上,即便在微軟靠著旗下的Xbox及伺服器軟體服務建立起龐大業務的時期間,微軟手機業務糟糕的執行力及策略仍影響了公眾對這間公司的看法。微軟在2000年初開始涉足手機軟體領域,較蘋果及Google更早開始開拓智慧型手機市場,但其產品從未成為流行。2007年,時任微軟執行長的鮑爾默公開嘲笑了蘋果的第一代iPhone,同時,微軟的行動業務高層也對Android持同樣的態度,並稱Windows已為手機製造商提供了一種供手機使用的操作系統。

隨著Android及iOS逐漸蠶食Windows Phone的市佔,微軟愈來愈將諾基亞視為救星,並率先與諾基亞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Windows應用於諾基亞手機上。後來,鮑爾默在擔任執行長期間與董事會決裂,並通過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收購計畫。不到18個月後,微軟不得不減記這筆交易的全部金額,最終,微軟解雇了被收購來的諾基亞手機業務大部分員工,並退出手機業務。而退出手機業務不僅嚴重打擊了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更給蘋果、Google及三星的手機及平板市場讓出空間。

微軟本周的發表會會是對回歸手機市場的一種宣告嗎?雖然目前情況尚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納德拉領導下的微軟對自己擅長的事情以及從哪家先進技術獲得授權,有一種更加健康的感覺,如Surface Duo將運行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而非Windows。

關鍵字: 微軟MicrosoftSurfaceSurface Duo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股高息ETF霸榜零股交易前五 00919人氣績效雙冠王

台股高息ETF霸榜零股交易前五 00919人氣績效雙冠王

台股19日盤中大跌逾千點,最後跌幅收斂,終場大跌774.08點,跌幅3.81%,收盤收在19527.124點,跌破2萬點大關,也創下單日最大跌點紀錄,不過大盤4月以來表現氣勢如紅,頻頻站上2萬點大關,進一步觀察4月以來投信ETF零股交易情況,具人氣的前五名都是台股高息ETF,分別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56元大高股息;其中擁有穩定高息配息政策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最受小資族投資人青睞,零股交易日均量17

2024-04-20 10:04

供電爭議燒不停!台電總座請辭 經部慰留中

供電爭議燒不停!台電總座請辭 經部慰留中

針對發生多起供電意外,民眾抱怨聲不停,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突向經濟部請辭,他認為,近日社會各界對台供電穩定議題的諸多議慮及不信任,造成社會紛擾,因此他本人為此向國人致歉,並正式請辭總經理一職,以示負責,惟經濟部仍在全力慰留中。

2024-04-20 09:53

分析師估荷莫茲海峽完全關閉風險不大 我航商認為不會打起來

分析師估荷莫茲海峽完全關閉風險不大 我航商認為不會打起來

昨(19)日傳出以色列攻擊伊朗事件,訊息經過沉澱後,德黑蘭當局宣稱是透滲事件,並表示沒有報復的計畫,似乎試圖避免引發區域戰爭;歐盟一位高階官員則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非常有限度」;歐美分析師在伊朗攻擊以色列時曾評估,荷莫茲海完全關閉風險不大;國內海運界高階則認為,以色列與伊朗相隔930公里,不會真的打起來。

2024-04-20 04:00

台積電消防供應商巧風攻電動車 推專用水霧滅火器

台積電消防供應商巧風攻電動車 推專用水霧滅火器

包括台積電等眾多科技廠的消防設備供應商巧風- PREFCO與國際大廠共同投入創新研發雷電漏電吸收防護裝置、鋰電池火災水霧滅火器以及鋰電池儲能設備系統滅火解決方案,搶攻電動車及儲能消防市場,推出了「PREFCO-911雷電漏電吸收防護裝置」、「PREFCO-555鋰電池火災水霧滅火器」以及「消防搶救鋰電池儲能設備系統滅火解決方案」,針對用電安全最大隱形的殺手「漏電」災害,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

2024-04-20 00:12

2檔00733、00900大換血 專家:預料中的事

2檔00733、00900大換血 專家:預料中的事

18日公布8檔ETF成分股定審(更動成分股),在19日生效,有幾檔換的比較多的可特別留意一下。

2024-04-20 00:02

黃國昌轟蔡易餘修法提案 財經專家:等同否決幾十位法學大老

黃國昌轟蔡易餘修法提案 財經專家:等同否決幾十位法學大老

立委黃國昌在臉書發文抨擊立委蔡易餘,認為蔡易餘提案修《證券交易法》,是為了替涉及TDR案的鍾文智脫罪,對此財經專家黃世聰在臉書貼文聲援蔡易餘,認為當年蔡易餘質詢金管會官員時,證期局長王詠心的回答的確讓外界認為法律規範不明確,修法才能徹底解決爭議。

2024-04-19 23:55

泛公股華南銀行香港分行違反洗錢規定 遭當地政府開罰3680萬

泛公股華南銀行香港分行違反洗錢規定 遭當地政府開罰3680萬

泛公股華南銀行今(19)日晚間發出聲明,旗下香港分行因違反香港「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遭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裁罰港幣900萬元,約等值新台幣3680萬元。

2024-04-19 23:03

陸認定我國「聚碳酸酯」存在傾銷 經濟部4點回應

陸認定我國「聚碳酸酯」存在傾銷 經濟部4點回應

中國商務部今(19)日公布,認定台灣聚碳酸酯存在傾銷,將從明(20)日起徵收反傾銷稅,對此,經濟部貿易署提出4點說明,持續協助業者分散市場,透過異業結盟,產業鏈結新興市場,協助受影響企業拓展商機,開拓藍海市場。

2024-04-19 19:20

陽明搶攻運價水平最高的南美東岸航線 優化現有並增開新航線

陽明搶攻運價水平最高的南美東岸航線 優化現有並增開新航線

陽明海運(2609)今(19)日宣布持續優化南美東岸航線布建,預計於今年5月初,優化現行遠東往返南美東岸SA3航線,並新闢一組SA5航線,持續強化陽明海運於南美東岸市場之航線競爭力,提供客戶更多元、可靠穩定的優質貨櫃運送服務。目前上海航運交易所貨櫃運費指數(SCFI)當中,運價水平最高的就是南美航線。

2024-04-19 18:40

台積電去年薪酬破億主管共11位 董座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領破5億元

台積電去年薪酬破億主管共11位 董座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領破5億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更新年報,高階主管及經營團隊年薪也曝光,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領5.2億元,總裁魏哲家領5.4億元,不過兩人薪酬其實都比前年衰退,分別年減17.5%及14.8%。

2024-04-19 18:3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