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往事:小行星解體帶來冰河時期 地球物種大爆發!

小行星貝努可能撞擊地球。(圖/翻攝NASA)

一顆巨型小行星的爆炸,為地球帶來冰河時期以及生物多樣性。(圖/翻攝NASA官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科學家說,4.66億年前太陽系裡一顆巨大的小行星的解體,產生的塵埃導致地球冰凍,帶來了生物多樣性的大爆發。

英國《獨立報》網站周三(18日)報導,當時一顆直徑約150公里的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因劇烈撞擊而解體,向地球釋放了大量塵埃,阻擋了來自太陽的光線,導致整個地球大幅降溫。

這些星塵在200萬年的時間裡逐漸飄向地球,這意味著冷卻過程的速度緩慢,有足夠時間讓地球的物種適應,演化形成的新生物得以在不同溫度的地區生存。有人認為,人類可以進行地球工程:製造類似的星塵以對抗全球暖化。不過有專家對這類提議持保留態度。

參與上述研究的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Field Museum)工作人員、芝加哥大學副教授赫克(Philipp Heck)說:「應該對地球工程學的建議進行非常審慎的評估,因為一旦突槌,情況可能比以前更糟。」

赫克在美國《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上述小行星解體稱為「奥陶纪流星事件」(Ordovician meteor event),該事件給太陽系帶來大量的星塵,遮蔽了陽光,造成地球的冰河時期的到臨。在相關研究提出之前,冰河時期的成因是個謎。

報導指出,小行星和彗星產生的太空塵埃是正常的。地球每年會迎來大約4萬噸的外星物質。但在4.66億年前那顆小行星的爆炸,卻使這個數字增加了1萬倍。赫克說:「我們的假定是:在至少200萬年的時間裡,大量的外星塵埃改變了地球的氣候,導致了地球的冷卻。」

他透露:「我們研究了地球的沉積記錄:海底岩石中的外星物質、隕石和微隕石,然後提取了外星物質,分析它們是什麼、以及來自哪裡。」

赫克說:「在有關全球降溫的研究裡,我們的重點是千百萬年的時間跨度。這跟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事件所引發的氣候變化截然不同,也跟如今的全球暖化不同。星塵事件造成的全球降溫是一種緩和的推進,並有那麼猛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