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麥當勞最新敵手 Shake Shack如何做到連鎖不複製?

圖/商業周刊提供。

▲聯合廣場集團創辦人丹尼‧梅爾(Danny Meyer)。(圖/商業周刊/來源USHG集團)

文/李雅筑

對餐飲業來說,企業擴張成長,與堅守品牌文化,往往是兩難;有人能兼顧嗎?

看看美國餐飲鬼才、聯合廣場集團創辦人丹尼‧梅爾(Danny Meyer)的體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27歲在紐約開第一家餐廳,以精緻餐飲起家,旗下有麥迪遜公園11號(11 Madison Park)、感恩小館(Gramercy Tavern)等米其林星級餐廳。不過最知名的莫過於一手打造的漢堡品牌「Shake Shack」。

2001年,它只是紐約麥迪遜廣場的熱狗小販,4年前在美國上市後,急速展店,如今全球有235家店,跨足15國,常被拿來跟麥當勞相提並論,成麥當勞強勁對手。

麥當勞在近5年因面臨年輕消費者流失,全球營收急速下滑23%,去年營收2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542億元),正在靠著採用健康食材,改以各地授權營運模式來轉型,找回消費者信心。

相反的,餐點比麥當勞貴2倍的Shake Shack,營收卻年年成長,去年達4億5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9億元),年營收成長率28%。它的市值超過新台幣800億元,平均每家店市值是麥當勞的2.5倍。

一般速食業強調的是效率和標準化流程,但Shake Shack則是「快休閒」(Fast Casual)的代表,強調體驗,被稱作是「漢堡界的星巴克」。

來到該門市,漢堡食材是採用百分百天然的安格斯牛肉,餐點是現點現做,提供個人化的口味;每家店的空間並非單一複製,而是依據在地文化各有特色;當你在排隊等待的時候,員工還會與你聊天互動。

「它是時下年輕人展現Lifestyle(生活風格)的品牌。」貳樓餐飲集團董事長黃寶世解釋,如同星巴克強打「第三空間」概念,Shake Shack顛覆過去傳統速食業的簡便、複製等印象,創造時尚的品牌風格,成為年輕人想打卡的目標。

該怎麼做到擴張,並保有品牌特色?梅爾坦言,從小受到父親因急速擴張企業而倒閉的影響,這讓他創業前10年僅1家餐廳,Shake Shack在前5年也僅1家,遲遲不敢擴張。

「但我是錯的,當企業背後擁有強勁的支持,就能加速展店腳步,找到平衡點。」梅爾解釋,所謂強勁的支持,來自於餐廳的待客之道與用人哲學,並透過空間設計和社群聚會活動,融入在地化特色,增加客人的好感度。這些蹲馬步的功夫,都源自於他在精緻餐飲的學習。

比如在經營高檔餐廳時,梅爾就透過「用餐情境」的發想,讓餐廳的地點選擇、空間設計等,都圍繞著情境來走。如今,Shake Shack插旗到世界,不是靠著複製,而是融入當地生活。在日本京都門市,就與京都老舖茶屋「伊藤久右衛門」合作產品,並找來當地設計師設計日式店面。而當它來到中國上海,進駐的是在新天地當中,充滿斑駁感的紅磚老牆屋,巧妙結合東西方的文化元素。

又如,在高檔餐廳時,為了增加客人間的互動,他刻意安排相似背景的客人坐在附近,擴大他們的交流機會。現在Shake Shack旗下有健身俱樂部Shack Track & Field,定期舉辦跑步等聚會,活動遍及美國和日本等地,加速客人之間的連結,提升品牌價值。

這些,都是為了要做到連鎖不複製。「餐飲行業越來越競爭,相較於過去,現在消費者正追求更高端的自我認同感,和真實的體驗感。」梅爾認為,當餐廳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再僅是食物,而是留下更多品牌價值,就能築起競爭優勢,成為擴張時的基石。

以下摘要,整理自本刊的獨家專訪,以及梅爾的新書《我在世上最困難的行業中,打造事業》,揭露這名餐飲大亨的經營之道。

客戶體驗》別奉行「顧客是對的」
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

我的外祖父和父親都經商,這讓我身上有著好勝的特質。從小我很懂吃,10來歲,我替朋友做菜,大學畢業後到餐廳工作。27歲時,在紐約開了第一家歐式餐廳。

憑著多年對餐廳的觀察,我認為,餐廳應該是提供客人款待(hospitality),而不僅僅是服務(service)。這差別在於,服務是用技術,提供產品給顧客;款待則是透過產品,帶給顧客的感覺。因此,服務是獨白,款待是對話。

生意人有句老話: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是過時想法、也較被動,款待的概念是主動出擊,製造彼此交流機會。

我的方法是,重視細節裡的魔鬼,蒐集所有關於顧客的資訊。我敦促各店經理應做到 A、B、C、D,即「時刻不忘蒐集點滴資訊」(always be collecting dots)。我們跟客人接觸,就得記下其口味、座位等偏好,過去犯過的錯,也得記錄,這就能提供客製化服務。

即便是一通電話,也能讓客人感受窩心。有次我發現客人訂位名冊裡,一對夫妻要來餐廳慶祝結婚20週年紀念日,我主動致電,了解對方用餐當天的種種需求和細節等,這讓對方很驚訝。

當時間一久,人們會忘記自己吃過什麼菜,不過卻會記得餐廳給他們什麼感受。

款待客人的方式,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禁忌。

我認為,服務生不應問客人:「近來好嗎?」這是空洞問題,只會得到空洞回答;也不要老是說:「很榮幸為您服務。」令人起雞皮疙瘩。我倒建議可以聊:「你是哪裡人?」拉近彼此的距離。

之前,線上訂位系統推出,我一度擔心,這會失去原本打電話的服務優勢。為此,我強化餐廳的價值,將相似背景的客人,安排在附近位子,創造「意外的邂逅」,我稱這是「把相同的種子種在相同的花園裡」,如此才能擴大我們的社群能量。

即便客人之中可能有名人和社經地位高的人,我們一視同仁,把他當作是首次光臨一樣,不會給特定人士有特殊待遇,儘管這常讓我遭到批評,但我們堅持民主式待客原則,才能讓客人感到舒適和公平。如今在我的餐廳,7成以上都是老客人。任何公司要長久,絕不能只做一次生意。

人才挑選》採「51用人法」
情緒技巧遠比專業技術重要

不過,光是款待客人還不夠,我認為「有智慧的殷勤款待」(enlightened hospitality)才是王道。因此,當許多企業瞄準投資人權益,我的經商優先順序是員工、顧客、社區鄰里、供應商,最後才是投資人,形成正循環。

為了找到對的人,我提出「51用人法」,情緒比專業技術來得重要。如果理想人選的得分是100分,那專業潛力的占比應是49%,款待客人所需的天生情緒技巧,應占51%。

每個企業其實就像一盞燈泡,想要吸引最多、最優秀的飛蛾。不過若是我們發現,引誘飛蛾撲向燈泡的原因,有49%是受到光的亮度品質影響,卻有51%是因燈泡散發的溫暖所吸引,該怎麼應對?

我發現,許多企業在專業表現,看來光芒四射,但是散發的熱度,卻有如冷光的螢光燈。企業若要成長,要靠對的人才,情緒技巧包含5種特性:樂觀溫暖、智慧、敬業精神、同理心,和了解自我與品格健全。

但這並不簡單,我們的教育訓練採取「跟做」(trailing)制度,透過實際操作,了解員工的能力。並鼓勵員工自問:「這是我真心想度過1/3人生的地方嗎?」「這裡能給我挑戰,讓我獲得成就感嗎?」

好的人才,就會伴隨著高成本,但這投資是值得的,員工能撐起企業,因為餐廳犯的錯誤,就像是海浪一般,當你過了這一波,必定會有下一波,所以員工的態度要正確,如同一名衝浪手,必須時時在衝浪板上,幫企業解決難關,並為下一波浪濤做準備。

經營策略》情境是一切根本
要加值,得善用社區力量

許多人認為,餐廳要做得好,得從合適的地點開始。但在我創業過程中,驅動我的是創造用餐情境,情境是一切的根本。

當我的直覺和感受告訴我,某種用餐「情境」目前不存在,但應該存在,我就會感到創業衝勁來臨了。接著,我用一連串自問,強迫自己挑戰現狀。
自問的每個問題,都是以「誰規定……?」開頭。比如說,Shake Shack原本僅是參與紐約公益活動的小攤車,但誰規定不能在小餐車,提供更好的食材和用餐體驗呢?

同時,得讓用餐情境加值。我的方法是,運用社區力量,創造富足感。911事件後,我們每家餐廳業績都下滑,其中印度餐廳最嚴重,我們與其陷入在不確定當中,倒不如注入富足。於是,我們開始參與慈善募款活動,比以前加倍提供晚餐券,做為義賣品。這是餐廳融合社區的重要一步,增添顧客的好感。
之後隨著企業擴張,我承認,過去,父親因急速擴張企業而倒閉的前例,深深影響我,這讓我創業10多年,都不敢擴張,我害怕文化會一夕改變,但,員工需要有成長的舞台。

我深信,成長的勇氣,必須有放手的勇氣相配合;懂得放手,讓周圍的代理人實現理念,才能讓餐廳走出去,實現各地的用餐「情境」。比如Shake Shack現在用各區代理模式做全球擴張,但每到一個國家和地區就重新設計菜單,找尋當地設計師打造特色空間,並成立健身俱樂部,定期舉辦運動聚會,讓餐廳成為社群的中心。

隨著企業不斷長大,未來難題在於世界各地合作夥伴,如何體現Shake Shack的價值,達成「連鎖而不複製」的目標。現在我們各地每開設新店,都要帶給人們新鮮感,必須重視新店成為社區的一部分,能反映當地的飲食文化和風貌。

我們的職責,就是找到對的人才,展現他們在工作上的熱情。過去我曾相信,看似聰明的組織,一定是開出爛餐廳、沒有靈魂的品牌,所以我有很長時間,崇尚較笨的組織,限縮自己和公司發展。但如今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品牌能走得長久,或擁有快速擴張能耐,來自他對品牌打造的初心。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52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出國該注意的「排隊」英文:台灣習慣用wait,美國、英國人卻聽得一頭霧水

海外工作最忌過客心態!他在越南看見:台幹不懂當地文化,卻嫌東南亞人懶散

創業維艱時,他借5萬放皮夾,現營業額破億...「裝久了就像」原來是有道理的?

瑞典夏天全民放假一個月的啟示:一個國家不會因為人民像工蟻不斷工作,變得更有競爭力

為了省錢,半夜關冷氣竟是錯的?冷氣吹整晚,還能節電5~15%的秘密武器 - 省水電瓦斯50%大作戰

關鍵字: 商業周刊Shake Shack漢堡麥當勞Danny Meyer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囤房稅2.0子法!低價免稅房限3戶 12類房屋免納入

囤房稅2.0子法!低價免稅房限3戶 12類房屋免納入

財政部昨公告俗稱「囤房稅2.0版」的房屋稅修正條例子法的「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明定12類房屋免納囤房稅計算,適用免稅3戶則須於每年3月22日前擇定,若未於期限內擇定,由稅捐機關按稅額由高至低從優擇3戶免徵。

2024-04-23 09:30

台積電漲19元至761 台股反彈大漲近280點

台積電漲19元至761 台股反彈大漲近280點

美股周一(22日)全面反彈,台股今(23)日也開高,以上漲153.16點、19564.38點開出,漲勢擴大,指數大漲近280點,重回19600點,台積電(2330)上漲19元至761元。

2024-04-23 09:03

康霈新藥CBL-514注射劑二期臨床 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解盲有效

康霈新藥CBL-514注射劑二期臨床 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解盲有效

康霈生技22日發布重訊公告,新藥 CBL-514 注射劑用於改善大腿中重度橘皮組織二期臨床試驗取得最終統計結果,其試驗主要療效與次要療效指標在臨床與統計上皆達到顯著有效意義。康霈也將於4月29日下午15:00召開本試驗完整數據線上法說會,詳細說明臨床統計結果。

2024-04-23 05:00

桃機Q1客運量達疫前92% 轉機客169萬再創新高、年增28%

桃機Q1客運量達疫前92% 轉機客169萬再創新高、年增28%

桃園機場今年首季客運量達1117萬893人次,年增82.11%,已經達疫前2019年的92.15%,其中轉機客達169萬4915人次,年增37萬2627人次,再創新高、年增率達28.18%,對於航空公司、機場免稅店、餐飲業者來說,都是很大的利多。

2024-04-23 04:00

鴻海承諾2040年實現100%使用綠電 環團質疑:不夠積極!

鴻海承諾2040年實現100%使用綠電 環團質疑:不夠積極!

蘋果(Apple)公布2023年供應鏈名單,鴻海(2317)持續列位供應鏈,但據資料顯示,鴻海不僅是全球的用電大戶,2022年的碳排放量更超過冰島的年度排放量。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之際,鴻海雖宣布響應RE100倡議,承諾2040年全球廠區100%使用再生能源,綠色和平卻表示遺憾,認為鴻海未展現出龍頭企業應對氣候危機的迫切性。

2024-04-23 01:19

杜拜山洪暴發後貨物積壓 阿聯酋航空估二到三天內恢復正常

杜拜山洪暴發後貨物積壓 阿聯酋航空估二到三天內恢復正常

阿聯酋航空貨運公司(Emirates SkyCargo)指出,由於本月16日阿聯酋錄得75年來最嚴重的降雨,降雨量接近26釐米,導致迪拜國際機場(DXB)臨時關閉,周三約300個航班取消,機場昨天重新開放。阿聯酋台北分公司則指出,目前台北-杜拜航線停靠的DXB機場已恢復正常作業,積壓的貨物估計2到3天內可以完成清運。

2024-04-22 20:51

創意禮品文具展8萬人觀展 原創設計吸引爆棚人潮

創意禮品文具展8萬人觀展 原創設計吸引爆棚人潮

由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主辦的「2024年台灣國際創意禮品文具展(DG Taiwan)」於昨(21)日圓滿閉幕,本屆DG Taiwan華麗蛻變,不僅展覽規模較2023年成長超過三成,也成功締造人氣佳績,4天展期迎接來自國內外近8萬人次進場參觀,其中包含來自48國/地區國外買主來台觀展採購。

2024-04-22 20:16

矽智財廠億而得5月上市 今年營收拚年增2成

矽智財廠億而得5月上市 今年營收拚年增2成

全球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eNVM)廠商億而得(6423)預計在5月掛牌上市,董事長黃文謙表示,今年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將力拚營收回到2022年水準,意即今年營收將力拚年增逾2成。

2024-04-22 20:00

今年首季航空貨運轉口貨年增8% 華航首季貨運享獲利

今年首季航空貨運轉口貨年增8% 華航首季貨運享獲利

今年首季桃園機場進、出口貨物微幅衰退,但轉口貨有高達8.15%的成長,由於轉口貨占比高達52.62%,因此我國航空公司主要受惠於轉運業務增長,華航(2610)資深副總經理陳奕傑指出,今年對航空業來說是豐碩的一年,第一季航空貨運部分估計也可享有獲利。

2024-04-22 19:58

華航復飛西雅圖訂位優於預期 今年整體「是豐收的一年」

華航復飛西雅圖訂位優於預期 今年整體「是豐收的一年」

華航(2610)今日舉行首屆馬拉松啟動儀式,談到今年營運狀況,華航資深副總陳奕傑表示,今年對航空業而言是豐收的一年,尤其暑假訂位狀況很好,加上疫後復甦狀況需求旺,油價相對持穩,整體狀況可以期待。

2024-04-22 19:0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