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小七全家大打咖啡戰 罐裝咖啡王為何逆著幹?

圖/商業周刊提供。

▲高齡81歲的金車創辦人李添財(右),罕見與兒子李玉鼎(左)合體出 席金車燒肉店開幕,從他坐鎮全場,不難看出對這次轉型的重視。(圖/商業周刊/攝影駱裕隆)

文/林洧楨

全台酒吧、餐酒館店數年成長率逾56%

統一超與全家的超商雙雄咖啡大戰打得火熱,台灣罐裝咖啡龍頭、全台坐擁47家連鎖伯朗咖啡館的金車集團,卻在短短1個月內,改造伯朗咖啡館北市南京新生店,並開出集團第一家的燒肉店與威士忌酒吧複合式餐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按下一個台灣造型開關,就能開啟酒吧的木質大門,一進門就能聞到淡淡酒香,從可以桶邊取酒的6大桶威士忌橡木桶飄出;往前再走到吧台,服務生忙著用自家威士忌做基酒的新調酒給客人嘗鮮;吧台兩旁的沙發區牆面上,可見用燈光造景勾勒出的宜蘭山脈與水源圖像,企圖連結宜蘭釀酒廠的氛圍。

伯朗咖啡館並非以量取勝的品牌,論店數規模,只有星巴克的10分之1,但贏在有罐裝咖啡王的知名度加持,以及在東北角蓋城堡咖啡館賣海景等行銷力。

挑戰3個月改造40店
轉型餐酒館,客單價多2倍

這次,伯朗鐵了心全面大轉型。金車總經理李玉鼎證實,預計9月底前,從北部大型店開始,分2階段,全台約40家、8成的伯朗咖啡館,都要轉型成餐廳,其中部分店面還將改掛旗下啤酒招牌,而且除了已開出的啤酒餐廳、燒肉店、酒吧外,還可能挑戰台式快炒店、日式串燒店等新店型。

當超商業者忙著加碼拚咖啡商機,為何金車卻要捨連鎖咖啡店轉型拚餐廳?

李玉鼎坦言,在便利超商賣咖啡與文青咖啡店興起等衝擊下,已讓伯朗咖啡館近年營收成長陷入停滯,而且雖然台灣咖啡人口仍在成長,但卻有「一天頂多喝1到2杯」、「晚上沒人喝咖啡」2大飲食習慣限制,只賣咖啡,不容易拉高客單價,它們必須做出改變。

金車的想法是,將餐酒帶進咖啡館變餐廳,菜單能保留咖啡品項,客人白天能來喝咖啡,還能吃飯,然後晚上能賣啤酒、威士忌,就算保留咖啡館形態,也會用專業廚房取代調理包,提升餐點品質,「這樣才能互補,從早賣到晚,提高客單價。」李玉鼎說。

李玉鼎女兒、金車餐酒事業店經理李家輔也指出,以南京新生店為例,過去主賣咖啡,平均客單價不到200元,但轉型燒肉店後,中午平均客單價約400元,晚餐更高達800元,不僅原本的咖啡客源沒流失,還開發出家庭親子與企業包場等新客群,首月就讓客單價平均成長至少200%,但人力與新設備採購等成本也跟著上升,因此短期內還未實際獲利。

從賣咖啡、賣酒,跨足到餐廳經營的服務業,挑戰其實更加嚴苛。酒促大王瓦特爾行銷總經理林敏榮、日系酒商台灣三得利(Suntory)企畫總監陳冠銘都異口同聲說:「(金車)開餐廳會更辛苦。」

事實上,三得利是以餐帶酒很成功的酒商代表,曾在日本開出超過100家餐廳並成功帶動酒品銷售。當年,三得利台灣團隊本來引入此餐廳模式,但短暫經營後,就因為水土不服收攤,之後酒商在台灣開餐廳的案例就很少見,頂多是配合活動開設的快閃店。

金色三麥,15年前因精釀啤酒採桶裝銷售,不受傳統通路青睞,只能被迫開店賣酒,但由於隔行如隔山,至今僅能維持1年約開出1店的展店速度。相較之下,金車卻要挑戰3個月內開出約40店,而且是啤酒餐廳、燒肉店等5種以上的店型經營。有業者說:「一不小心,就是賠很久的長期抗戰。」

人事、管理成本都增加
手握店面、大量採購成優勢

其實,賣咖啡與開餐廳的邏輯落差很大,過去金車咖啡館賣餐,主要是調理包加熱的簡單料理,採取發號碼牌的半自助服務模式,人手與設備相對簡約;但開餐廳,無論人事、管理及採購的難度與投資都更大,一旦反應不如預期,不僅要回復咖啡館經營有一定的難度,且每一個調整,沒有半年、一年的觀察,都很難判定是否有效,再加上金車的多店型布局,也讓結果判斷更加難以預測。

但既然要轉,當然就要敢試,這是金車李家「只要有5、6成把握,我們就跳進,邊走邊修改」的一貫戰略。

這次他們擁有的籌碼之一是,金車伯朗咖啡館光在台北就有超過10個據點屬於自有資產,省了店租壓力,有助於餐酒事業更快轉虧為盈。

餐飲業者指出,金車包括燒烤、串燒等選擇,其實都是賣原料大於賣廚藝的店型,入門挑戰會相對低一些,而且配合金車大量展店、大量採購的策略,能收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仍有機會靠高CP值勝出。以金車燒肉店晚餐含1到2杯酒、約1200元的客單價,已比乾杯等同業便宜約1成。

根據iCHEF今年首季發布的《台灣餐飲景氣白皮書》,金車轉型主軸的酒吧與餐酒館,全台家數在去年大幅成長56%,正是去年16類餐廳中成長前5快的類型,而且平均業績成長逾2成,顯然金車闖進的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

這是金車集團繼10多年前停掉泡麵產線後,再一次的重大轉型布局。這些餐廳,其實也是金車讓大眾認識其酒業版圖的最好通路,金車布局啤酒不到1年,已搶下台灣啤酒約1%市占率,緊接著在今年暑假,還有桶裝啤酒將進入小七提供杯裝生飲的服務新招。若放大格局,金車劍指的,絕不只是這些餐飲的獲利,而是更大的酒飲版圖。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49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7-11不跟進全家跨店寄杯咖啡,真的是擔心金流?從財報看懂背後決策關鍵

全聯行動支付,2週衝破百萬下載數!專家4點分析,吸引婆媽使用的原因

客人以為飲料壞掉暴怒,服務生這樣做讓他道歉…心理專家看對付奧客心法

日最大連鎖牛排館Ikinari Steak,來台挑戰孫東寶!背後有什麼秘密武器

她27歲常放屁,檢查竟大腸癌三期!醫生:2類飲食過量,就是在腸道養致癌物

關鍵字: 商業周刊咖啡金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千元在望!美系外資調高目標價至928 牛市上看1180元

台積電千元在望!美系外資調高目標價至928 牛市上看1180元

美系外資近期釋出最新報告,由於看好ARM晶片帶來更高CPU晶圓代工市佔率,因此調高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目標價,由860元一舉拉升至928元,重申加碼評等。

2024-05-08 14:06

國賓Q1獲利暴增近7倍 股價漲停鎖死奔近34年新高

國賓Q1獲利暴增近7倍 股價漲停鎖死奔近34年新高

國賓(2704)公告Q1稅後淨利15.75億元、每股賺4.29元,雙創歷史新高,激勵今日股價一開盤就跳空漲停鎖死,股價奔上76.6元,寫下近34年來新高。

2024-05-08 13:11

空運需求旺! 長榮航總座:5月很多人要艙位「只能惜售」

空運需求旺! 長榮航總座:5月很多人要艙位「只能惜售」

全新一季新北天際影展再度攜手長榮航空(2618)舉辦記者會,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今(8)日受訪時表示,整體空運需求熱絡,「5月需求很旺,很多人在要位置」,主要受惠電商、AI伺服器帶動需求,但也因為拿不出位置惜售;另票價方面,由於戰爭推升油價上漲,成本墊高,因此票價還是下不來。

2024-05-08 12:38

BCI、BDI飆漲 散裝航運股裕民等3檔一度漲停

BCI、BDI飆漲 散裝航運股裕民等3檔一度漲停

散裝航商裕民航運(2606)Q1獲利翻倍,EPS為1.17元,加上海岬型船舶指數(BCI)、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再度飆漲,帶動散裝航運股今(8)日股價勁揚,裕民、中航(2612)、新興(2605)早盤一度漲停。

2024-05-08 09:37

台積電N3製程勝出! 郭明錤爆輝達下一代AI晶片R100明年Q4量產

台積電N3製程勝出! 郭明錤爆輝達下一代AI晶片R100明年Q4量產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NVIDIA下一代AI晶片R系列/R100 AI晶片將在4Q25量產,系統/機櫃方案預計將在1H26量產,將採台積電的N3製程與CoWoS-L封裝。

2024-05-08 10:54

元大金衝31.9元天價 中信金連日改寫19年新高

元大金衝31.9元天價 中信金連日改寫19年新高

金融股驚驚漲,證券型金控元大金(2885)今(8)日盤中衝31.9元歷史天價後回至平盤附近震盪,市場預期在交易市場熱絡下有望向32元靠攏;銀行壽險雙題材的中信金(2891)則來到36.8元連續2天改寫19年新高。

2024-05-08 10:35

600萬人上車!台股高息ETF創紀錄 每4個台灣人就有1個搶進

600萬人上車!台股高息ETF創紀錄 每4個台灣人就有1個搶進

投資人偏愛台股高息ETF,根據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最新資料顯示,台灣2300萬人口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投資台股高息ETF,台股高息ETF受益人成長驚人,從去年底3643890人已來到6009828人,增加了2129800人,也突破600萬人大關,佔整體台股ETF受益人的74%。

2024-05-08 08:49

開戶奇遇!創業小老闆單日奔5銀行全受挫 大嘆「苦兒流浪記」

開戶奇遇!創業小老闆單日奔5銀行全受挫 大嘆「苦兒流浪記」

「要等一周喔」、「要股東、監察人身份證喔」、「要約訪查時間」…銀行開戶超嚴厲,一名海外歸國菁英得到政府補助,卻因開戶遭遇到銀行人員五花八門的為難。

2024-05-09 00:06

3把「AI霹靂火」帶旺半導體 5檔台股ETF先卡位

3把「AI霹靂火」帶旺半導體 5檔台股ETF先卡位

AI手機、AI伺服器、AI PC三把霹靂火帶旺大型電子權值股帶頭衝,台積電(2330)8日攻上802元,聯發科大漲4.7%突破季線向上,加上其他電子權值股力挺,加權指數站回20,700點,站回所有均線之上,法人指出,隨台股進入密集財報公告期,不少半導體重量級廠商紛紛看好下半年業績展望,建議提前卡位5檔台股ETF,抓住產業榮景充實獲利。

2024-05-09 00:01

台泥支持碳有價 籲進口品同步申報碳含量「鋪路台版CBAM」

台泥支持碳有價 籲進口品同步申報碳含量「鋪路台版CBAM」

環境部今年成立碳費審議委員會,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表示,「我不認為溫室氣體可以不用成本的進行排放,所有排碳都需要付出代價,因此應該要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費用。」除了支持碳有價,也呼籲政府應依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碳定價制度延伸至邊境,在2025年開始本地企業支付碳費時,依法同步要求需支付碳費產業對應的進口原材料與產品申報碳含量等資料,為未來實施台版CBAM預做準備。

2024-05-08 23:5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