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每個人的需要都重要

▲每個人的需要都重要,不是只要誰大聲、誰發脾氣,誰的需要就得優先滿足。(示意圖/翻攝自123rf)

●洪仲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她是從自己跟媽媽相處的痛苦中,領悟到自己跟孩子的互動需要調整。

她媽媽以往就是,只要一發脾氣,就像小孩子一樣任性。大家都要讓著她,她的需要最重要,沒給她足夠的安撫,大家都有苦日子過。

問她媽要什麼,她說什麼都不要。真的不理她,她又會呱呱叫。

她懷疑,爸爸就是因為這樣,長年身體不好,因為跟她媽相處壓力太大。所以簡單來說,她媽媽不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她只要有情緒,就是東怪西怪,她媽媽的不滿就變成所有家人的責任,只是她爸爸首當其衝。

她看她爸可憐,也認為自己長大了,就想一肩扛起媽媽的情緒。只可惜,她媽媽總是對她挑剔,即使有一時高興也難持久,但負能量卻常滿到溢出來。

她是有一次跟孩子講話的時候,一直逼問孩子;「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你發脾氣?」

孩子都被她逼哭了,她才在懊悔中反省:為什麼她會跟她媽一樣?自己有不高興的事,自己不明講,為什麼都要別人猜?別人猜不到,就要給別人臉色看?為什麼自己不高興,就是別人要承擔?

她開始進行一種練習,就是以她的情緒,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情緒為標的,往前倒推:她做了什麼決定?對方又怎麼回應?所以最後有什麼結果?

因為她以前下過棋,要自我鍛鍊,就是要把重要棋局的下棋過程一子一子往回推,看看自己的每一步決策對不對?是不是有些判斷所依據的標準要改變?

回到關係來說,就是不只是自己的情緒,要自己負責。還包括自己遇事如何回應的價值觀,價值觀又影響了哪些情緒與行為,這些都一點一點回溯,在紙上寫成流程圖,把整個過程搞清楚。

這種作法,在幾個月之後明顯有了效果。她發現她更能在情緒來的時候踩剎車,以前管不住自己嘴巴的狀況,改善了不少。他也帶著孩子這樣做,孩子沒耐性,所以只能往前推一、兩步,不過即使是這樣,孩子也更能為自己負責,知道自己的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聯。

然後回到跟媽媽的相處,她發現就是因為她想要得到她媽媽的肯定,但又得不到,所以才會失落。然後失落之後,對媽媽的情緒也不太好,如此互為因果地彼此影響著。

為什麼媽媽一定要給她肯定呢?為什麼媽媽不能做一個負能量強烈的人?為什麼不能把媽媽的情緒,還給她自己負責?

從改變價值觀,到調整互動方式,當然不是一時半刻就能修正。而是做一步,檢討一次,下次再修正。就像下棋,步步為營。

「我猜妳在生氣,雖然妳說妳沒有,問妳妳也不說為什麼,這種情況會讓我心情不好。以後妳不說,我覺得我受到影響,我就會自己走開。妳可以怪我,但我也可以不接受…」

這些話不是一次就能講出口,而是先寫下來,碰到狀況,一次說一點,慢慢把整個態度表達出來。她媽媽剛開始聽到這些,當然是發了更大的脾氣,各種指責難聽話都來…

雖然她很難受,可是她也安慰自己,如果她媽媽沒有這樣回應,那就不是她認識的媽媽了。她的媽媽一貫如此,很正常,但她要學習不接受,學習堅定地離開現場,學著跟自己的罪惡感相處。

她如果不放手,她媽媽就學不會為自己負責。她如果又投降,那她也沒為自己負責,因為她以前會一邊安撫媽媽,一邊在心裡又責怪媽媽,然後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情緒會爆炸。

她不想再做雙面人,她不想為了所謂的孝順,對媽媽虛偽。其實她在做什麼,孩子即使懵懵懂懂,不過一點一滴也都在孩子的小腦袋記錄下來。她也是為了給孩子身教,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需要都重要,不是只要誰大聲、誰發脾氣,誰的需要就得優先滿足。

長輩如果帶頭破壞家庭和諧,那我們對長輩的尊敬,又有什麼意義呢?這種尊敬很脆弱,一點都不是發自真心,不是嗎?

她不否定媽媽過去的付出,可是這不等於媽媽現在就可以予取予求,這要切開來。一個家庭也不是只有媽媽的付出,她爸爸、她哥哥、她自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貢獻。

她終究是感恩媽媽的,不管是過去媽媽的付出,還是媽媽現在的樣子,成為她的鏡子,讓她能自我反省。她看到她媽媽也在自我調整,雖然步調緩慢,但她可以等待。

她意志堅定,但態度溫柔,她很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對上對下對自己,她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享受著內心的平靜與和諧。

熱門推薦》

►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

►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