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重鹹!一家七口都長腸息肉...醫警告「這些食物」母湯碰

▲麻辣燙,麻辣鴨血。(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愛吃重鹹、加工食品,竟讓腸子長出息肉病變。(圖/翻攝自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愛吃重鹹,一家七人全長息肉!彰化一名邱先生,日前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時測出陽性反應,就醫檢查後發現大腸長了三個息肉,其中一個為管狀腺瘤,甚至有癌變的跡象。醫師建議家人也接受大腸鏡檢查,竟一家七口均驗出息肉。

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楊智超指出,邱家一家七口驗出息肉,但反而已出嫁多年的兩位女兒安全過關,進一步了解發現,邱家與兩位女兒的夫家相比之下口味明顯偏重許多,研判是飲食習慣造成。醫師建議,平常要注意除了少油少鹽多運動外,食物乾淨、新鮮、煮熟也很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年70歲的邱先生平常除了工作外,閒暇之餘就是泡茶聊天,雖然沒有運動的習慣,但身體還算硬朗。2個月前得知先前做的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反應,家人聽到消息後不敢大意,趕緊帶他到彰化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楊智超表示,透過大腸鏡找到邱先生的腸壁上有三個息肉,隨即進行切除及送驗。在病理報告中顯示,三個息肉中兩個屬增生性息肉,較為無害,另一個則為管狀腺瘤,且已經有癌化的跡象,也就是大腸癌的前兆。

▲一家七口長腸息肉。(圖/彰化醫院提供)

▲管狀腺瘤只要大於1公分,癌化機率每年就會增加5至8%。(圖/彰化醫院提供)

楊智超進一步說明,大腸息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好發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依據息肉的特性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兩者屬較常見的息肉,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而腺瘤性息肉則是被認定與大腸癌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其中可細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狀絨毛狀腺瘤。管狀腺瘤只要大於1公分,癌化機率每年就會增加5至8%;而絨毛狀腺瘤及管狀絨毛狀腺瘤的風險則更高於前者。

楊智超建議邱先生的家屬也一同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除了嫁出20年的二女和18年的四女外,大女兒、大兒子、三女、小兒子及兩位媳婦竟都驗出大腸息肉的蹤跡。

▲一家七口長腸息肉。(圖/彰化醫院提供)

▲醫師指出,精緻化、重口味的飲食,會讓大腸息肉增生機率變高。(圖/彰化醫院提供)

「該不會是家裡吃的有問題吧?」邱先生的三女兒驚覺的說,「二姊跟四妹的夫家都很注重養生,平常清粥小菜也能過一餐,相反的,家中的飲食都由媽媽打理,飲食中常離不開重油重鹹的料理或是含大量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醃製品更是家中大大小小的最愛。」因此醫師推斷,遺傳體質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為邱家人大腸息肉生成的因素。

楊智超解釋,國人的飲食逐漸西化,選擇性越來越多,但也因飲食過度精緻,讓大腸癌長期居於十大癌症首位,甚至成為大腸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議要多吃高纖食物,並盡量減少高脂肪高熱量的攝取量,不吃不新鮮或不乾淨、沒煮熟的食物,搭配規律的運動,促進腸道蠕動,才能「腸」保健康。

醃漬食物,梅乾,菜脯,老雜貨鋪(圖/記者周宸亘攝)

▲醃漬食物含有大量加工品、調味料。(圖/記者周宸亘攝)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其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民眾可以到醫院來尋求幫助,透過糞便潛血以及內視鏡的檢查來幫助自己了解身體狀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民眾一定要特別謹慎,配合醫生長期追蹤,才能防止憾事發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