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前先做功課!4大看診訣竅曝光...問對問題「揪兇手」

▲▼醫師,女醫,醫生,聽診。(圖/翻攝自pixabay)

▲問診時如果能清楚說明自己的病情,對診療更有幫助。(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謝承恩/採訪報導

看醫師懂得問問題,比吃藥還重要!近期天氣變化大,登門看診的人數又增加,不管是以前的痼疾發作、新症狀找上門,問診時如果能清楚說明自己的病情,就能減少疾病惡化的風險,也能夠減少來回奔波醫院的折騰。

家醫科醫師林崇賢表示,在診間也常遇到雙薪家庭的爸媽帶孩子來看診,可能是爸爸夜班回家,聽白天老婆說孩子不舒服要帶去看醫生,結果看診時,小朋友說不出來哪裡不舒服,爸爸也一問三不知的情形,也讓醫師很頭痛。另外,看診時遇到年紀大或有聽力障礙的長輩,在問診時需要多下點功夫才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崇賢指出,由於疾病是有病程進展的,重要的是問診時,能夠察覺到患者的病情變化,是否需要重新評估,或進一步到急診處置讓病人了解;避免有些人覺得有拿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完再說。甚至有的病人只看診一次就認為沒效、治不好,就不斷換醫師,對病人的效果也不大。

▲▼吃藥,藥丸,止痛藥,喝水,服藥,感冒。(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複雜的病症,需要醫師抽絲剝繭的評估。(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提醒,以一般的輕症,如感冒等,時間一到就會有所改善,可能換來換去當然沒影響;但若是一些複雜的病情,因為每個醫師有不同的思考路徑,以及想排除的疾病,所以醫師換來換去,就可能需要全部重頭評估,除了花病人的時間,也浪費健保的資源。

對此,國健署也製作了「就醫提問單」提供民眾就醫時參考。林崇賢表示,問診單可以讓病人可以更有系統性地去整理想問或想了解的問題,有些人的疑問很多,可是問得很亂,至少能有一個參考的依據。

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看醫生的主要目的為何,看診也能帶小抄做功課,以下是國健署就醫提問單列舉出的4種情況。

A‧處理新出現的健康問題。(以前沒有,最近三周內出現的症狀與健康問題)

▲▼就醫問診單。(圖/翻攝自國健署網站)

B‧處理原有疾病。

▲▼就醫問診單。(圖/翻攝自國健署網站)

C‧健康檢查及了解檢察報告。

▲▼就醫問診單。(圖/翻攝自國健署網站)

D‧注射疫苗。

 ▲▼就醫問診單。(圖/翻攝自國健署網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