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手套100%含塑化劑替代品 消基會籲:應訂定化學品安全管理法

▲▼   PVC手套100%含塑化劑替代品          。(圖/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檢驗出7件PVC樣品檢出塑化劑替代品。(圖/消基會提供,下同)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消基會抽查市面上20件家用手套,結果發現有7件PVC樣品檢出塑化劑替代品,若接觸食品吃下肚可能會危害健康。另外,也發現有4件樣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接觸食品」手套未標示耐熱溫度,依法可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

消基會指出,本次檢測9件可適用於接觸食品類,及11件不適用於接觸食品類(一般商品)的樣品,共計20件,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均未檢出,符合標準;商品標示部分,4件可用於接觸食品類家用手套產品,未依規定標示耐熱溫度,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規定。另7件PVC樣品均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替代品(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

消基會說,PVC材質因較不具彈性,必須在製造過程中添加塑化劑才能製作成手套,結構相對鬆散,細菌和病毒的滲透率較高,且可能滲漏,用於食品處理時,屏障效率低;塑化劑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或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發育中的學童,若攝入過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能造成發育異常。

▲▼   PVC手套100%含塑化劑替代品          。(圖/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表示,使用攜帶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檢測樣品的氯含量,再使用攜帶式拉曼光譜儀比對樣品和PVC標準片的拉曼光譜圖,確定7件樣品均為PVC材質。檢測替代品對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terephthalate,DEHT;又稱對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terephthalate,DOTP,均檢測出DEHT,含量介於11.0~33.0%。

而日本早於2001年禁止PVC手套用於食品服務中,另美國加州的手套專業供應商Eagle Protect也於今(2018)年初停止銷售PVC手套,雖然尚未證實對身體無害,但台灣目前仍卻無相關規範,因此消費者不可不重視。消基會建議消費者購買手套時,務必挑選有完整標示的商品,而用於接觸食品者,避免選購PVC材質手套。

消基會表示,本次調查首次發現國內PVC手套產品皆含有DEHT,顯示國內全面轉型使用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替代品,其潛在的風險急待探討。建議業者於PVC材質產品使用塑化劑替代品的量介於10~40%,理應屬於主要成分或材料,應該清楚標示塑化劑品名。尤其食品業者包括食品製造和餐飲服務等,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應避免使用PVC材質手套。

另外,消基會也呼籲,政府應訂定化學品安全管理法,提供高風險或高關注化學品的清單,特別是毒化物,作為相關主管機關訂定管理標準和檢測方法的科學依據,並定期調查國內新興塑化劑,包括替代品的流布和使用情形,尤其在食品級產品,以免目前未知的風險,未來衍生成影響國人健康的事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