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驚人!11歲女孩在農場撿到27.21克拉鑽石 TIFFANY買下收藏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記者林明瑋攝)

▲27.21克拉的阿肯色鑽石,是1926年由一名女孩撿到,1946年由TIFFANY收藏至今。(圖/記者林明瑋攝)

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

老字號品牌的歷史演變,總是很有意思,TIFFANY & Co.在台灣舉辦古典珍藏庫展「A Cut Above」,共有16件典藏的鑽石珠寶,講述著不同的故事。你想不到的是,曾有一名11歲的小女孩,在阿肯色州的農場裡撿到一顆27.21克拉的鑽石原石,這枚鑽石現在正台灣在展出,是不是很有趣?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TIFFANY古典珍藏庫,繁複精巧的圓形切割鑽石花朵胸針。(圖/品牌提供,以下同)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鑽石花形胸針,以鋪鑲花瓣、長棍形鑽石花莖和花朵構成花形,是TIFFANY在1939-1940年,紐約世博會期間展示一系列密集鑽石珠寶作品之一。

TIFFANY的古董珍藏庫,蒐羅了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TIFFANY珠寶,此次回顧過往1個半世紀鑽石的各式切工與演變,展現精湛華美的工藝,包括古典的「玫瑰式切割」、優雅的「圓形切割」、動感的「矩形切割」、神秘的「馬眼形切割」,復古摩登的「梨形切割」、多變的「混合式切割」,每個人各有偏好,這些切割工法也各有特色。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TIFFANY古典珍藏庫的梨形切割鑽石緞帶項鍊。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TIFFANY古典珍藏庫的混合式切割鑽石花卉圖案吊墜。

如果未經過切割,當然有獨特意義,阿肯色鑽石(The Arkansas Diamond)便是一顆沒加工過的八方體天然鑽石,它有27.21克拉,是在美國發現的第3大鑽石,1926年,一名11歲的小女孩愛麗絲泰勒(Alice Taylor)在阿肯色州瑟西縣的一個農場,撿到了這顆「石頭」,本來被認為是普通礦石,直到多年後才被外界辨識出來。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記者林明瑋攝)

▲正在展出的阿肯色鑽石,未經加工切割,保留原石之美。(圖/記者林明瑋攝)

1946年,愛麗絲委請TIFFANY鑑定,並由TIFFANY收購。愛麗絲有沒有因此發了,不得而知,但聽到有這樣的傳奇故事,大家是不是開始想在荒郊野外尋寶了?

「A Cut Above」展覽中其餘切割加工過的珠寶,也相當精彩。圓形切割有58個切割面,能全方位反射與折射奪目光芒,代表的作品有花朵胸針、大型蝴蝶結胸針,還有靈感來自古埃及頸圈的項鍊,曾在1963年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主演的電影《埃及豔后》(Cleopatra)中出現,聲名大噪。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鑲嵌303顆古典歐式切割鑽石的蝴蝶結胸針,是從花環風格過渡到裝飾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品。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以古埃及頸圈為靈感,又兼具摩登風格的圓形切割鑽石項鍊,這條項鍊因為在1963年伊麗莎白泰勒主演的電影《埃及豔后》中出現,因而廣為人知。

玫瑰式切割源自16世紀,因為三角形切割面組成的鑽石圓拱形冠部,猶如盛放的玫瑰花而得名。20世紀初期,TIFFANY首席設計師George Paulding Farnham設計了一條呈現花園美景的項鍊,以6枚玫瑰式切割鑽石置於吊墜中央,並在黃金項鍊上鍍以紫色和綠色琺瑯,製造出繁茂枝蔓的模樣,十分細膩。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1920年Blue Book收錄的手鐲作品之一,直線形、玉髓和鑽石的黑白對比,傳遞幾何形裝飾藝術風格。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裝飾藝術風格鑽石胸針,採用了方形祖母綠形切割鑽石,輔以小克拉圓形切割鑽石,在20世紀初,女性常佩戴在翻領或夾克上。

還有收錄於1920年Blue Book中的手鐲,以鑽石與玉髓的白、黑製造對比,女性佩戴在翻領上的鑽石別針、胸衣裝飾等,都在展出的作品之列,即日起至3月23日,可以到台北101 3F的TIFFANY專門店欣賞絕美風采。

►►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

▲TIFFANY古典珍藏庫。(圖/品牌提供)

▲TIFFANY古典珍藏庫的矩形切割鑽石手鐲。

▲TIFFANY古典珍藏庫展。(圖/品牌提供)
▲梨形切割鑽石胸針,相當優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