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聖、莊育修/無產值就沒有價值?被忽略的數位藝術

▲▼集・無限-2017第十二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圖/翻攝自集・無限-2017第十二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臉書粉絲頁)

藝術呈現的形式已越來越多元,但是我們的政府思維仍然跟不上藝術變革的腳步。(圖/翻攝自「集・無限-2017第十二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臉書粉絲頁)

科技與文化一直以來是密切不可分離,現今的藝術創作更是已脫離現有的物質創作,以聲音、創新科技、網路、虛擬實境……等作為創作媒材,造就現在我們所見的數位藝術。

日前,現有惟一可以進行數位藝術實驗的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已經被臺北市政府關閉,原因是因為數位藝術中心是實驗基地,無法創造「產值」,因此營運預算被市議會刪除,原本的營運團隊幾經考量,最後決定離開。然而,何謂「產值」?對於市議會來說,有經濟價值、有收入,才是一個中心該有的價值,所以幾乎沒有遊客光臨的數位藝術中心自然就不符合期待,因此也不必再編列預算繼續營運。

可是對於藝術家來說,數位藝術中心是一個進行「創新藝術」創作的實驗基地,就如同一般的科學實驗室一樣,其所謂的「產值」就是在藝術實驗的過程中產生的藝術作品,更何況既然是創作實驗基地,當然就不是如一般的博物館、美術館以遊客的參觀人次、門票收入作為其考評的標準。

在這樣的契機下,日前特別安排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以及文化部、科技部,前往松菸文創園區及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參訪「集・無限-2017第十二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在經過策展單位的胡朝聖先生及策展人駱麗真老師的介紹下,欣賞、認識數位藝術之美,也讓同行的文化部楊子葆次長與科技部蘇芳慶次長,對於未來要如何跨部會協助發展數位藝術有進一步的概念。

胡朝聖先生在我們參訪的過程也表示,數位藝術中心的關閉,對藝術界來說是件非常重大且惋惜的事,代表著政府對於創新、數位藝術的不了解與不重視,然而藝術、文化的創造,本來就是不斷的實驗與變革,對此,同行的文化部楊次長亦表示,未來的空總文化實驗室,將會是所有藝術類型的大型實驗基地,數位藝術也會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其實在參訪的過程中,可發現藝術呈現的形式已越來越多元,但是我們的政府思維仍然跟不上藝術變革的腳步,文化部對於科技不了解,科技部對於科技如何結合藝術一頭霧水,話雖如此,改變的第一步也已跨出,未來也希望兩個部會的合作會愈趨密切,藉由政府的力量讓這些進行數位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們,可以有一個資源豐沛的實驗空間,桃園就很適合發展作為年輕藝術家起步的實驗基地,臺北不重視,我們桃園要,而且緊緊抓住,為臺灣創造更多「新藝術」。

好文推薦

陳學聖、莊育修/攬才法真能對外國藝術家友善?

陳學聖、莊育修/你是否聽到藻礁的吶喊?

陳學聖、莊育修/典藏藝術,不是有錢就可以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陳學聖,立法委員;莊育修:委員助理。陳學聖曾修訂文化資產保護法、博物館法、電影法、水下資產保護法等,對環境保護不遺餘力,並關注動物保育議題,致力於臺灣土地上文化歷史保存與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關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