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能只有「台成清交」! 政大教授:教育部明顯歧視

▲▼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企業徵才,徵才,畢業,就業(圖/記者季相儒攝)

▲ 政大教授秦夢群建議,教育部應選取一、兩所社會人文為主的學校重點補助,「不能只給台成清交」。(圖/記者季相儒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推出強化國際競爭力的「高教深耕計畫」,申請門檻著重於論文H-index(H指數),以社會科學見長的政治大學教師擔心,該校會因此從所謂頂尖大學「退下來」,社會將認為政大從第一線大學除名。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建議,教育部應選取一、兩所社會人文為主的學校重點補助,「不能只給台成清交」。他認為,教育部要參考國際上以社會人文科學領域為主的排名,而不是將所有科目一起比較。

國際一流的名校也有許多以人文、法律領域著稱,例如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秦夢群表示,政大有許多領域在全球表現非常優秀,因此希望教育部除了檢視整體論文數或排名,也要參考個別領域的排名。他說,「不然台灣永遠都只看到『台成清交』這幾所綜合大學。」秦夢群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數量本來就比較少,發表論文比較困難,速度和頻率無法如自然科學一樣快,因此比較吃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想把研究論文傳播到國際間,就得用英文書寫。這對於理工醫農領域來說,因為經常使用英文為國際學術共通語言,因此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人文社會領域卻會衍生出翻譯的困難。《聯合新聞網》引述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指出,教育部的計畫「明顯有語言和文化的歧視」,因為論文指標只看英文論文,對人文社會學科不公平。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重點包括教學、國際競爭、研究中心等,教育部表示,這並非以「齊頭式」的平等方式解決高等教育資源稀釋的問題。教育部將第一年總經費增加至173.7億,其中110多億元計畫延續教學卓越理念,所有大學都可望分到。為了延攬和留住優秀人才,學校可運用此計畫的第一部分補助經費之20%作為人事費和彈性薪資使用。

此計畫的第二部分則著重在拔尖,針對獲得「國際競爭」和「研究中心」經費補助的學校或研究中心。為了提高延攬國際優秀人才的機會,學校也可以運用20%的經費作為彈性薪資。不過,經費由以往的一年100億縮減至60億元。

▼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數量本來就比較少,發表論文比較困難,速度和頻率無法如自然科學一樣快,因此比較吃虧。(圖/記者張一中攝)

▲▼台灣大學,台大校門。(圖/記者張一中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