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桃園大圳與八田與一有淵源 豐沛水源增加農作產量

▲桃園農田水利會主任工程師黃文城,談桃園大圳與八田與一淵源。(圖/桃園農田水利會提供)

▲桃園農田水利會每年編列龐大經費,分年分期進行大圳幹、支線工程的更新改善。(圖/桃園農田水利會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農田水利會主任工程師黃文城指出,在民國50年代興建石門水庫時候,石門大壩壩址原為桃園大圳進(取)水口所在地,以前取水口結構設施位於現今石門水庫「石門勝景紀念碑」下方邊坡,引大漢溪的溪水灌溉,為台灣日治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當時台灣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山與狩野三郎設計。

民國53年6月,石門水庫興建後,桃園大圳新進水口遷建於後池堰左岸處,自後池引取發電後的尾水。因利用原有隧道,其最大通水量仍為16.7立方公尺。

水源來自石門水庫的桃園大圳,民國13年5月正式通水開始灌溉,共興建幹線及12條支線串連桃園台地埤塘。該會轄管的桃園大圳,平日水流湍急,供應桃竹地區二萬多公頃的農田灌溉用水,是廣大農田的活水命脈,亦因其穩定供水,增加雙期作水田一萬餘公頃及稻米產量,改善農業環境,提高農民的收益,並使民生用水無虞,足見桃園大圳的多功能及重要性。

▲桃園農田水利會主任工程師黃文城,談桃園大圳與八田與一淵源。(圖/桃園農田水利會提供)

▲桃園大圳供應桃竹地區二萬多公頃的農田灌溉用水,是廣大農田的活水命脈。(圖/桃園農田水利會提供)

因此,為滿足灌溉需求,輸送民生用水,維護桃園大圳沿線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該會多年來,每年編列龐大經費,分年分期進行大圳幹、支線工程的更新改善,於每年12月起至翌年的1月停水、進行圳道及沿線圳路的歲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