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圖/農傳媒提供)

▲「內湖一號」常出現Holle Kitty造型的草莓。(圖/楊織郡攝)

文、圖/楊織郡

像尋找心靈契合的伴侶,數十年來,臺北市白石湖地區的農民不斷嘗試適土適種的作物,從早年的水稻、茶葉,到百合、向日葵等花卉,一路跌跌撞撞,備嚐艱辛。但過盡千帆皆不是,最終找回曾經風華的草莓,雖然不是最佳的選擇,但當地農民透過架設溫網室、施行友善栽培等方式,克服多雨的天候限制,重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崎嶇起伏的山區,打造出有花可賞、有果可採的「臺北後花園」。

冬季最夯,白石湖尋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外國旅人眼中,101是遊覽臺北非去不可的景點,但臺北人可不這麼想,一有機會,就想逃脫車水馬龍的擁擠與束縛,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但出走不必舟車勞頓,也可以離塵不離城,陽明山、木柵貓空、白石湖都是讓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好去處。

白石湖位於內湖山上,從金湖路轉進碧山路,一路蜿蜒向上,山巒環抱的道路兩側,散落著草莓園,每年12月至隔年5月是草莓採收的季節,即使冬日也不冷清,週休假期更是遊客如織,把寂靜山區烘托得熱鬧非凡。

來到白石湖,採草莓、品嚐草莓鬆餅、草莓冰沙是一定要的,許多農家就在園區旁搭起棚架、擺放桌椅招徠遊客,有的還開辦果醬DIY等課程,好吃又好玩。踏青兼尋莓,成為北臺灣冬季最熱門的旅遊行程。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圖/農傳媒提供)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圖/楊織郡攝)

產業變遷,一頁滄桑史

但如今已是「臺北後花園」的白石湖,早年樣貌並非如此。山區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居民以種植水稻、茶葉、相思樹為生,生活普遍困苦,「清香休閒農場」場主許三奇指出,位於山谷之間的農田,依地勢闢成梯田,耕作不易,收成也少,僅有平地的5、6成,「種的還不夠自己吃」。「野草花果有機農場」場主林清立也說,小時他經常挑著上百斤稻穀走到曬榖場,陡峭不平的山路,一趟至少40分鐘,曾讓他對於從農「怕得要死」。「找出路」成了山區農家不得不的選擇。

稻米、茶葉的收益低,逐漸式微,農民陸續嘗試種植柑橘、百合、向日葵等作物,也曾利用豬舍栽培香菇,但或因價格競爭,或因市場波動劇烈而紛紛退場,只有草莓堅持到最後,不僅成為在地重要產業,也讓白石湖成為居民安身立命的所在。

興建溫網室,產業露曙光

追溯白石湖種植草莓的歷史,應從林清立遠房伯父林金波說起。他指出,50多年前,他就讀國小1、2年級,上學途中,經常看到伯父挑著草莓到當時臺北高級地段的中山市場販售。鮮活的草莓裝在舖著蕨類葉片的盒子裡,紅綠相襯,令人垂涎三尺,時隔半世紀,他仍印象深刻。

在臺灣大學教授鄭正勇的輔導下,白石湖草莓產業一度興盛,最多時,有40多戶農民種植,但北臺灣畢竟多雨,露天栽培的草莓遇雨容易腐爛,病蟲害也多,加上市場削價競爭,每斤價格從200元一路下滑至80元,農民入不敷出,逐漸退出市場,以林清立家中為例,規模雖達2萬株,仍不堪賠累,只好黯然結束,最後只剩下5戶維繫殘餘的產業命脈。

為發展草莓產業,農民苦思解決冬季多雨潮濕天候的辦法,栽培草莓30多年的許三奇表示,78年時,由於雨水過多,草莓耗損情形嚴重,賣價扣除種苗及肥料的成木,所剩無幾,他在市府官員視察時提出興建溫網室的建議,正好內湖農會有筆經費,立即撥款協助架設,產業終露曙光,維繫迄今。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圖/農傳媒提供)

▲白石湖吊橋是維繫草莓產業命脈之所在。(圖/楊織郡攝)

白石湖吊橋,翻轉產業

原在外地工作的林清立,因身體因素回到白石湖,思索著自己與農田的未來。自然而然地,他選擇草莓作為重新出發的起點,與「白石森活市民農園」園主劉昭賢等人陸續成立發展協會及產銷班,展開「復興」草莓產業的重任。

白石湖吊橋的闢建,是當地農民翻轉命運的開始。這條吊橋全長116公尺,銜接忠勇山及大崙頭山系,為日籍工程師設計,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巨龍,因此也稱為「龍形吊橋」。在綠色山巒映襯下,優美的弧線彷彿林間的一抹微笑,成為吸引遊客目光的焦點。景觀變了,人潮來了,草莓產業也從此進入全新的境地。

目前內湖包括大湖街及白石湖的草莓種植面積約2.25公頃,產銷班農戶有15人,面積1.06公頃。不同於大湖地區栽培以「豐香」品種為主,白石湖多為桃園4號、香水草莓及內湖1號,每個品種的口感、甜度、外觀、特性各有千秋,草莓農通常不會「獨沽一味」,而採多個品種分區種植模式,除了調節產期,還可因應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圖/農傳媒提供)

▲避免草莓濺濕,需埋管或架管以滴灌方式給水。(圖/楊織郡攝)

老天賞臉,才有好收成

草莓品種雖然多元,但生長條件、種植方法、採摘時機仍有共通點。內湖區農會主任林榮順指出,農民種植前,先將土壤送農改場檢驗,補充土壤不足的營養成分,電導度、酸鹼度、重金屬等,也在檢驗範圍內。種植過程中,農民一發現土壤、作物有問題,也可送農改場檢測,大約半個月就有結果,再據以對症下藥。

草莓可說是「看天吃飯」的產業,農民在每年9月底、10月初種下種苗,如果天候稍涼,約攝氏23~30℃,大約1個月就會開花,從開花到結果,通常需30天時間,如果遭遇寒流,則需40~45天。隨著果實逐漸膨大,青白色的外表漸漸染上胭脂般的粉紅,但要達到可以採摘的紅熟程度,還得仰賴陽光幫忙。此時大約11月底,已是初冬時分,若是陽光露臉,幾個鐘頭內,草莓便迅速轉紅,果園一片紅撲撲,若是冷鋒來襲,就得等上2、3天,遊客即使上門,也無果可採,只好敗興而歸。

內湖草莓產銷班班長謝明宜說,溫網室是種植草莓不可或缺的設施,但有了溫網室,也並非一勞永逸。山區氣候變化莫測,往往上午還風狂雨急,下午卻陽光普照,有時一早豔陽高掛,午後卻是驟雨傾盆,溫網室的「天窗」得隨時打開或閉合,採收期間保持土壤含水量,草莓才好吃,卻也得防範濕度過高衍生灰黴病或露菌病。

有機栽培,化解質疑

草莓屬人力密集產業,無法藉助機械作業,農事非常繁瑣。謝明宜指出,草莓果實遇水容易腐爛,地面栽培時,必須堆畦並舖設反光塑膠布,避免果實接觸地面,同時埋管或架管以滴灌方式補充水分;草莓植株長成後,通常會倒向一側,健壯的植株則會散開,必須一株株「撥亂反正」,將植株朝往便於採摘的「外側」生長;隨時巡視園區,清除老葉、病株,避免疫病蔓延,非常耗費體力,尤其彎腰蹲著,一天長達7、8小時以上,許多草莓農都有椎間盤的毛病,辛苦可見一斑。

即使草莓產季結束,農民仍然不得閒。由於臺灣屬亞熱帶氣候,草莓生長勢弱,難以越夏,必須整株整園清除,「菘筑休閒農場」場主呂天來及許三奇等人並自行育苗,既可降低購苗成本,也易於控制病蟲害。為了增加收入,同時消化土壤裡的氮素,農地還間作番茄、玉米、香瓜、小黃瓜等作物,一樣開放採果,維持觀光熱度。

草莓雖然香甜可口,但農藥殘留向來備受質疑,林清立早在16年返鄉種植草莓時,便採行有機農法。當時有機栽培尚不普遍,不僅「無跡可尋」,完全得靠自己摸索,還得面對異樣眼光,被笑是「傻瓜」。他說,前8年根本是「燒錢」,有機資材昂貴,收成卻只有慣行農法一成,為了維持生計,還賣掉一棟房子才撐了下來。影響所及,如今產銷班15名成員中,7人施行有機,8人取得產銷履歷,若想加入該班,這是必備的「門票」。

▲冬季最夯行程「白石湖尋莓」 靠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圖/農傳媒提供)

▲一整串草莓中,曬到陽光的草莓紅熟得最快。(圖/楊織郡攝)

未來看得見,青農投入

林清立指出,山區可耕農地普遍狹小,因此草莓種植密度比大湖地區小,每分地大約8,000株,後來引進高架栽培,雖然土壤肥力略遜一籌,卻擴充了種植「面積」,產業穩定發展,也吸引第二代、第三代相繼投入。

如今的白石湖農民,已不再是當年望著稻田嘆氣的傳統農民,他們時而穿梭果園,研究新品種;時而化身導覽員,為遊客規劃旅遊行程,解說在地人文、生態及景觀,甚至綁上圍裙示範果醬、鬆餅等DIY課程,簡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從他們身上,讓人看到草莓產業衍變的風貌,也看見了農民不屈不撓的生命力。

不同品種比一比

目前全球已知的草莓品種有50多種,如春香、Aliso、福羽、馬歇爾等,名氣響亮的苗栗大湖地區多栽培「豐香」品種,白石湖則以桃園4號、香水草莓及內湖1號為主。

內湖1號是白石湖農民呂天來所研發,也稱為「天來1號」,葉片粗厚,不易罹患病蟲害,適合有機栽培,果實軟中帶硬,口感甜中帶酸,在攝氏20度的氣溫下,一星期不採也不會腐爛,常有宛如星形或Hello Kitty的果實,讓採果的小朋友驚奇不已。

香水草莓紅熟時,會散發濃郁的香氣,口感紮實,產量也高,而且沒有一般草莓常見的白粉病,成為市場主要品種;桃園4號果實較大,Q度適中,不必紅熟就很好吃,外觀常見不規則皺褶,畸型果多,也讓採果的遊客有尋寶的樂趣。

聯絡資訊

臺北市內湖區(草莓)產銷班

班長:謝明宜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3號下之18號
電話:0936-303-178

本圖文由《農傳媒》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友善栽培,打造「臺北後花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