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路書街」榮景不再 黃開禮:我放手的時刻到了!

重慶南路書街(圖/陳明仁攝)

▲重慶南路書街。(圖/資料圖)

文/黃開禮(口述)、心岱(文字)

「世上沒有千年的老闆。」這句話,是某天我的東家跟人聊天時說的,記得當天我難得沒有出外奔忙,正留在公司看送印前的書稿校樣,旁邊會客室傳來東家與友人的閒話家常,忽然這一句話清晰的跳進我耳裡,彷彿刻意對我放送,當下給我觸電般的震撼。不知為何,一句普通的話語,對我卻是大啟示,我甚至將它當成日後經營事業的座右銘,時時警醒著我不可自滿、自傲。

當年有名有號的書店門市,主要賣自己的書。到了一九八○年代之後,出版與門市開始分道,出版社大都由文人、學者主持,門市則以連鎖規模呈現,書類愈來愈多元,印製也更精美,出版業不再只標榜文化,而講究設計、成本與管理,並著重在議題、編輯、包裝與行銷。這不同世代的思維,馬上就要衝擊重慶南路原有的生態。

這年,一九九六年三月,臺北捷運首條木柵線通車,交通動線開始改變了人流動線。回想日治時期,交通動線的改變使得重慶南路繁榮一時:日本人當年拆除城牆、重新規畫道路,增加貨運、客運流量,密集提升火車往來班次,促成臺北車站交通人口流往重慶南路,也造就書街八十年(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九五年)的盛況。

重慶南路書街指標臺灣商務印書館搬家。(圖/翻攝自臺灣商務印書館粉絲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慶南路書街指標臺灣商務印書館搬家。(圖/翻攝自臺灣商務印書館粉絲專頁)

如今,捷運造成交通動線的改變,卻帶走重慶南路的人潮。雖然一九九七年三月完成的淡水線通到臺北車站,但臺北車站是個大轉運中心,經由它可以到達大臺北的任何地方,人們不一定要在這裡下車。重慶南路人潮逐漸減少,後來網路世界興起,實體店面的銷售管道漸漸式微,終於加速啟動了書店的關店潮。

當然,讀者不再到重慶南路逛街,還有其他因素。新興的連鎖書店書類規畫有致、櫃位設計新穎、冷氣空調舒適、光線照明、動線效果良好;一般舊式書店門市不僅空間凌亂、書櫃陳舊、照明幽暗,也不敵連鎖書店一網打盡通吃的大規模進書與效能管理。讀者買書的行為從「需要」演變至受到誘因而購買,出版社提供的產品也開始因應市場需求,以業務為經營導向。

過去書店是被動角色,現在連鎖書店完全突破因循,以行銷策略與創意和出版社談降價或折扣,成為全方位的文化百貨賣場。總之,重慶南路的書街榮景不再,印證了我心底鑄刻的「世上沒有千年的老闆」這句座右銘。千禧年之後,書街改頭換面,取而代之的是餐廳、珠寶、服飾、旅館,我坦然面對這命運的逆轉,畢竟世代一定會交替,是我放手的時刻了。

▲見證重慶南路書街興衰,正文書局創辦人感嘆!(圖/時報出版授權提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黃開禮,一九三六年生。十六歲時,正逢倉皇遷臺之大陸政商貴冑搶進重慶南路,因緣際會進入上海人經營的書店當學徒。有幸參與並見證重南書街自百廢待舉至百花齊放的美好年代。個人從一無所有,到五十歲擁有門市大樓,至六十七歲結束事業,半生勞苦,因書而貴,與書街半世紀的興衰同步。於是回憶舊時光,將書街榮華歲月化為文字,與讀者同享。

●作者心岱,鹿港人。十七歲到臺北求學,即以散文與小說的發表,成為知名作家。目前已出版著作六十多本。一九七四年,她投入人文與自然兩大系列的報導文學,是臺灣為環境保育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呼籲催生的第一代作家。曾蟬聯兩屆時報文學獎首獎。一九九二年,擔任「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二○○八年退休,回歸專事寫作。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有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