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毛小孩成為「伴侶動物」吧... 而不僅僅是「寵物」

台灣腎貓協會

台灣腎貓協會 台灣腎貓協會

台灣第一個關注「腎貓家庭」的公益組織,由一群同樣遭遇貓咪腎衰竭歷程的家長所發起,於2017年2月14日成立,期望建立照護知識庫和飼主支持網絡,進而宣導養貓的正確觀念,及早預防貓腎臟衰竭發生,減輕飼主身心負擔。

文、圖/台灣腎貓協會

人類社會最多的伴侶動物就是貓和狗,因為和家庭的緊密,已被認定是家中成員的一分子,彼此關心照顧,享有共同的居住空間。伴侶動物和人類溝通,有表示意見的權利,如:想撒嬌安慰你、想睡在哪?不想吃什麼?「寵物」一詞有動物被物化的嫌疑,有些寵物在家庭的功能是玩賞、填補寂寞、看守,牠們有可能被交易買賣、棄養或虐待。

台灣腎貓協會執行長魏彥騰表示:「在獸醫院診間裡,最容易看見伴侶動物和寵物的差別待遇。」

台灣人因為健保而忘了醫療成本的昂貴,有一天毛小孩生重病了,那龐大的醫療支出,會讓人在善與惡之間徘徊,一個毛小孩的生命在一念之間就決定了生死。少數人會以「經濟價值」來衡量重病動物的生死權,他們覺得家裡的寵物只是撿來的或是用便宜的價格買來的,與其要花一大筆醫療費用,不如打掉重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必須尊重老貓老狗的生存權益,因為犬貓高齡化已經是全球趨勢,伴隨而來的各種老化疾病有:腎衰竭、癌症、糖尿病……等等,正威脅著每個毛小孩家庭。其中問題最嚴重的就是貓咪腎衰竭,目前每4隻老貓就有1隻得到慢性腎衰竭。如果台灣沒有建立起「伴侶動物」的觀念,很多老貓的健康和生存權益會大大被犧牲。

視貓咪為「伴侶動物」的腎貓家庭除了需要支付醫療費用,還要全力投入居家照護的時間。相伴多年的貓咪一旦進入腎衰竭病程末期,腎貓家長的心痛與不捨,如同面對親人的死亡般,難以負荷。

【關於伴侶動物】

很多人以為「伴侶動物」COMPANION ANIMAL是近年才倡議的新興名詞,其實早在12世紀,「伴侶動物」的概念就已經形成。「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的構想源自12世紀義大利修道士聖方濟各的弗朗西斯修道院。聖方濟各因為熱愛動物並和動物們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關係,鼓勵人們在10月4日這一天向動物致謝。

「伴侶動物」和「寵物」如何區分?在台灣似乎沒有清楚的定義,而國外已經有許多關於「伴侶動物」的研究和主張。我們簡單利用「活動場域」來解釋什麼是伴侶動物。

關於台灣腎貓協會-
台灣第一個關注「腎貓家庭」的公益組織,由一群同樣遭遇貓咪腎衰竭歷程的家長所發起,於2017年2月14日成立,期望建立照護知識庫和飼主支持網絡,進而宣導養貓的正確觀念,及早預防貓腎臟衰竭發生,減輕飼主身心負擔。

官方網站 粉絲專頁

為了讓養貓家庭遠離腎病惡夢,腎貓協會急需資源建置「腎貓照護知識庫」,贊助協會幫助貓咪降低腎衰竭發生機率,還能獲得好運福袋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