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改善心情 聚餐助長者找尋存在的意義

▲仁濟院院長戴東原(中)到場與長者同歡。(圖/台北仁濟院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萬華有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塞滿觀光客的華西街。不過據北市府統計,萬華區也是全台北12個行政區中,弱勢團體、老年人口最多的一區。台北仁濟院將長者依據居住區域分組,並邀請13位長者一同用餐,希望促進長者人際網路的建立。

經濟弱勢的獨居長者常是被社會忽視的一群,長年的獨來獨往、無所依靠、經濟拮据,都使這些長者生活封閉,不輕易與外界接觸,在繁華夜市、廟宇的旁邊的小巷子裡,更住著許多擠在狹窄房間裡的獨居老人,有的因為身體不方便,連吃飯都有困難,需要人投入關心。

仁濟院觀察到這樣的情況,所以將長者依居住地分組舉辦餐會,每組分別由2位志工服務,希望能透過相見歡餐會,讓這些獨居老人多多互動,曾任台大醫院院長的仁濟院院長戴東原也到場同歡,並發放伴手禮。戴東原表示:「根據老人學來看,若老人能時常心情愉悅,就比較不容易生病,也會減少失智率發生的機率,到仁濟院的12年,更可以發現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境影響老人情緒,需要常與人互動保持好心情。(圖/台北仁濟院提供)

戴東原也提到,環境影響老人情緒,很多長者退休前都很活躍,有工作,所以會感到人生有意義,活得有尊嚴、有權威感;但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價值感減少,久而久之反而會慢慢封閉自己。他提醒:「誰沒有故事。」如果長者不想提到往事,那就不要再說了,以免好不容易讓他們敞開心胸後又關閉。

參與這次餐會的志工何郭美雪說,已經擔任服務這些長輩很久了,回想當初面對他們不熟悉時,被拒絕、排斥,甚至被罵到哭,到現在如同好友、家人般的相處互動,長輩的改變,讓他感到成就感,也有多了一群朋友的溫馨感。之前還曾花了兩個多月找一個長者,為的就是要獲得他的信任。

▲仁濟院時常舉辦食物銀行活動。(圖/台北仁濟院提供)

萬華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5%,獨居老人及低收入戶比例,也是全台北市最高,是個需要被高度關懷的社區。仁濟院這兩三年更號召百名志工投入弱勢服務,除了社區志工、訪視志工、獨居老人關懷志工,更推動送餐服務,及「食物銀行」弱勢家庭餐食扶助計畫,準備超過700份的餐點,未來也會拓展服務領域,建構更完整的社會安全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