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趴學生看過霸凌 「受害者白目」是他們旁觀的理由

▲霸凌是校園安全的隱憂。(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委託中山大學所做的統計,國中校園中有一成的學生承認曾經霸凌同學。為了瞭解背後的現象,中山大學與澳洲蒙那許大學進行跨國研究,針對霸凌旁觀現象訪談24名國中生,發現有的學生會因為自認無關或沒責任而漠視。這項研究結果登上「國際學校心理學期刊」。

發起研究的助理教授陳利銘先前曾在一篇期刊論文中指出,有 29.9% 的學生曾目睹霸凌行為,而「旁觀者」是阻止霸凌的重要關鍵;這次與澳洲蒙那許大學教授Lennon Chang進行跨國研究,訪談24名「旁觀者」,其中有12名「局外者」、12名「挺身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訪談發現「局外者」是因為覺得該行為不嚴重、和自己無關或沒責任、討厭或怪罪受害者、認為自己不是受害者的朋友等,導致就算看到霸凌也不想出面管;而在實際案例中,學生常會傾向怪罪受害者,常見的說法是:「白目本來就該打」。對部分言行失當的同學來說,他們的言行可能容易使他人看不順眼,但這不代表著他/她就應該被欺負。反之,「挺身者」會在認為該行為很嚴重、覺得自己有責任、對受害學生抱持同理心、覺得受害者是無辜的、和受害學生是朋友、想維持全班和諧氣氛等情況下,選擇出面協助。

▲霸凌會造成學生心靈損害。(圖/翻攝電影《告白》)

陳利銘表示,校園霸凌發生時通常都有旁觀者,而研究顯示,挺身行為與霸凌發生頻率有負相關,而局外者會放縱霸凌者,造成更嚴重的霸凌現象,學生與教師的想法也會影響「旁觀者」的選擇;因此,校園霸凌防制應提升學生對霸凌行為的知覺嚴重性及個人責任感,降低學生怪罪受害者的傾向,改善受害學生的人際關係。對挺身者反被霸凌的現象,陳利銘也建議學校可以鼓勵具有高號召力、人際關係佳的學生,不用怕被排擠或被威嚇,來擔任挺身協助者,並提供策略訓練,幫助挺身者正確處理霸凌事件。

策略訓練包含提升其同理心、及時出面制止、私下安撫受害學生、或儘快報告師長等,漸漸營造「全校師生都要管」的氛圍,達到防制校園霸凌的最佳效果。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