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朗東/陳金鋒紀念雕像搞砸了!

▲「謝謝你們陪我打球」!陳金鋒引退賽,全場球迷哭了。

文/溫朗東

光隆海洋生技把陳金鋒的引退紀念雕像搞砸了。這對於陳金鋒自無影響。運動員的英姿,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刻印在球迷的心中,做為總結的雕像豎立,不會比奮戰本身更引發激情,那只是電影結束的黑幕,讓人平靜下來,以便於記得更久。

我倒是覺得,一間五十年歷史的地方關係企業,能把美事一樁搞砸,恰恰就是台灣缺乏競爭力之所在。

台灣充斥著光隆生技這樣的企業,見證了台灣經濟成長,擁有了站穩腳跟的不敗資產,形成了歷史悠久的家族事業。他們運用鄰近的資源(花蓮的石材)崛起,把加工石材賣到日本韓國星馬,並且隨著中國興起,跟陳德銘示好發展觀光業,把寶石賣給中國人,從代工飲用水到自有品牌……

他們的企業思維,是「具象」的,眼前看到什麼資源,什麼國家的生意好走,就往哪邊去。但是他們處理不了一些基礎問題。

在我的好友群內,有一大票人可以完美的接下這個紀念雕像發包企劃,因為我們知道,雕像不只是石頭或是金屬的加工品,在這個案例中,至少牽涉到幾個問題:

▲「玉雕」不像陳金鋒?民眾酸:是澎恰恰退休了。

一、陳金鋒是誰?他對台灣有什麼意義?

二、人們對於體育競賽的熱誠,是出自於哪些因素?這些因素如果要與企業形象相結合,需要製造哪些接點?如何共生,避免衝突?

三、雕像的意義是什麼?仿造的人型能否承載動態的、一去不復返的人生軌跡?以不變的雕像對照於肉體的生老病死,是凝結、致敬還是嘲諷?

這類的問題還可以列出很多。

我要說的是,這跟「新舊世代」、「資訊落差」無關,光隆這樣做,不可能是因為裡面沒人會上網、沒人知道怎麼搜尋參考他國對運動員銅像的做法……光隆這樣的企業,反映的是台灣對於人文精神的長期輕視

我說的人文精神,不是附庸風雅、無可檢驗的品味,而是一系列的辯證過程;不是行銷包裝的擦脂抹粉,而是抱著一種「否定掉整個提案」的可能性,去挑戰、反覆攻辯、重建這個提案的正當性。

這需要的是「抽象」的思維能力,但這對台灣大部分的企業來說,虛無飄渺、不切實際、不知道跟獲利有什麼關係。他們以為,人文是一層好看的外皮(有時確實是!)卻不知道,人文是魂,資源與技術是骨肉。

我們看得見骨肉,所以骨肉很重要。

那你會說,靈魂不存在嗎?

在你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魂就在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溫朗東,辯論人,曾從事房地產業、廣告業、政治業,以促進公共對話、社會政策的改革為志,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