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新南向政策:商人嗅覺比冷氣房官員敏銳

▲立委林昶佐赴印度。(圖/翻攝自林昶佐臉書)

文/李武忠

政府籌備多時的新南向政策正式啟動,台灣和印度也率先簽下「雙邊錄農業合作備忘錄」,成為農業新南向的重要據點之一,後續該如何推動引發關注。

印度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居中國和日本之後,2015年GDP為2.093兆美元,農業部門占GDP比重約18%,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數量的60%,以小農經營為主,農業發展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每戶平均1.15公頃)、農業機械利用率低、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由於印度人口高達13.1億世界第二,為確保糧食安全印度政府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受宗教文化等因素影響,國民飲食結構偏素食,消費者對食物偏好與台灣顯著不同,目前印度仍以家庭式加工食品為主,對包裝食品需求增加,為此印度政府對外資進入食品加工業持開放態度。

印度農產品進口的平均稅率為33.5%,10.9%的農產品關稅超過50%;印度政府也以保護公共衛生安全以及道德宗教考慮為由,對牛肉及其製品、動物油脂脂肪、魚類廢棄物及來自禽流感疫區國家或地區的家禽等農產品禁止進口。目前印度最重要進口農產品為動植物油脂、蔬菜、水果占農產品總進口量的75.5%。

台灣農業想要向印度發展首先應該針對印度當地食物消費特點、發展趨勢等進行長期有系統深入調查研究,找出台灣農產品可以輸出或投資的利基;其次應進行中印農產品檢驗檢疫標準暨規範磋商,方便農產輸往印度;雖然產銷一條龍經營模式可以增加投資經營利潤卻很可能引發當地農民和企業反彈,可以採取投資設廠或與當地企業何合作方式;最後爭取簽定台印自由貿易協定及投資保障協定,降低台商投資風險。

事實上商人對商機的嗅覺敏感度遠高於坐在冷氣房的政府官員,因此政府官員在擬定細部執行方案前,應該先傾聽企業的聲音,看看他們需要政府幫他們做甚麼,而不是政府要他們做甚麼,由政府與企業廠商一起選定目標市場與農產品;然後由廠商自由發揮所長彼此相互幫助不要扯後腿或惡性削價競爭,政府則適時給予協助而不是不停干預比賽過程;台商彼此間或與當地企業、民眾應該建立夥伴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攜手達到雙贏(Win-win)的目標。

台灣政府究竟該以何種姿態揮軍南向,敲鑼打鼓?鴨子划水?先貿易後投資?先投資後貿易?對新南向政策成敗影響至鉅,應審慎為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士,經濟系教授,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