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台灣公司」將重獲投資人青睞?

▲台灣銀行家雜誌5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撰文/梁國源

或許是近年台灣景氣低迷的時日過久, 讓各界對經濟數據免疫。無論是2015年第2季傳出全年經濟(GDP)成長率穩定保3的喜訊,抑或是第3季起逆轉向下,落得保1無望時,台灣都瀰漫著一種飽含失望的「無感狀態」。就連今年年初主計總處坦言在基期偏低下,2016年GDP「推估」只有1.47%時,社會氛圍亦在數據公布後數日的媒體報導熱潮過後,再度歸於平淡。

為何會出現如此「波瀾不興」的異象?說來著實話長,單就最為人熟知的出口一項,就可以講上數個日夜,還道不盡、說不完。如果暫時把包括國內外因素的多重經濟循環性及結構性問題、藍綠惡鬥之害的論述放下,簡單地問一句,假設台灣是家上市公司,你會想買它的股票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資連15年停滯,未來能見度不足

相信大多數投資人會搖頭,畢竟台灣近年的經濟數據及社會現況,著實看不到足以讓人雀躍期待的地方。什麼?這種看法太過直覺,不夠理性與科學,那麼就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J. Tobin)於1969年提出的「托賓Q比率」來看看台灣吧!

所謂的「托賓Q比率」,就是指公司市值對其資產重置成本的比率。若用金融市場慣用的語言解釋,它的分子就是公司值多少錢,分母則是指要用多少錢才能買下公司所有的資產,亦即複製一家公司時所需的花費。而當托賓Q比率大於1時,投資會增加;小於1時,投資便會減少。

當然,評估一家公司是否有前景,除了看它當下的獲利多少之外,還會看其資本支出計畫如何。

假若一家公司有不錯的獲利,亦有相對積極的資本支出計畫,市場往往會給予較高的評價,因為投資計畫讓外界看到企業的願景及未來性,股價就會應聲上漲。反之,如果一家企業空有不錯的獲利,資本支出計畫卻過於保守,則代表企業缺乏未來性,股價自然就漲不動。

然而,台灣民間投資已連續15年處在停滯狀態,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從1990∼2000年的平均8.21%,一路驟降至2001∼2010年的1.20%、2011∼2015年的0.96%,亦即「台灣公司」已逾10多年不投資,顯示未來能見度嚴重不足。

養出強大競爭對手,恐靠割喉戰維生

其次,「台灣公司」不慎將盟友養成敵手,使經營條件轉為嚴峻,也令「買盤」觀望再三。1990年代至今,台灣電子業廠商大多認為只要不斷做出高性價比的產品,自然就能生存。

畢竟,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全球電子產業處於擴張期,為了將各種新穎的電子產品快速普及化,廠商無不拉長供應鏈,以提高生產效率與速度。此時,擅於提供高性價比產品或零組件的台灣廠商,就成了當紅炸子雞。

問題是當各種電子產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後,產業競爭愈形激烈、市場更為詭譎,只靠性價比一招的廠商,競爭力就愈來愈弱。

同時, 隨著全球化及跨國專業分工盛行,偏好成本管控的台灣廠商遂將生產基地移往土地及勞動成本較低的中國大陸、東協地區。但塔西(G. Tas s e y)的研究指出,先進製造業(advancedmanufacturing)廠商將生產自本國移往海外時,短期雖有助成本降低,卻因研發與生產往往必須在同一地點才有效率,使下一世代的生產技術多在外包地發展,上下游供應鏈與相關投資也多會跟著移往外包地,使本國產業空洞化。而長年以來,台灣廠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的後遺症,即是如此。

當中國大陸、東協等低成本的生產基地崛起後,台灣出口轉為偏重中間財。2000∼2015年台灣中間財占總出口比由61%提高到75%,消費財則從12%下滑到9%。中間財的出口重心也從「美國+東協」,轉為「中國大陸+東協」。

此一轉變,原本有利於台商藉由與其建立龐大互補關係,進行全球布局。沒想到,中國大陸產業價值鏈快速擴展,使台灣廠商在中間財出口上,漸失主導地位,導致台商愈是強化中間財的角色,就愈難逃離被壓縮的命運。

低薪及人才問題大,軍心煥散難禦強敵

更麻煩的是,「台灣公司」內部信心及人員養成舞台不足,難以好好整軍應戰。由於台灣已逐漸脫離人口紅利期,使勞工要素投入不再對刺激經濟有所助益,加上產業發展政策缺乏明確方向及海外磁吸效應下,投資不斷外流使新創的就業機會大為減少,且企業長期低投資及控制成本求生存的結果,一方面讓低薪成為普遍的現象,壓迫與掙扎成為多數民眾的共同經驗,進而日漸消磨掉大多數人的進取心,任由周而復始的自我實現悲觀預期坐大。

另一方面則面臨人才流失的窘況。從WEF的2016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可知,台灣整體競爭力雖位居15名,但留住及吸引人才的能力分別落在39名、56名,遠差於韓國的25名、35名,以及中國大陸的30名、27名。

在長期缺乏合格與技術勞工的情況下,企業投資意願自然降低,造成相關工作機會更加萎縮,又再加速人才外流,形成惡性循環。

梁國源
現職: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經歷: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訪問學者

※ 精彩全文,詳見《台灣銀行家2016年5月號》。
※ 本文由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銀行投資台灣經濟GDP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全球景氣趨緩 台經院下修2016年GDP至1.27%

全球景氣趨緩 台經院下修2016年GDP至1.27%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公布國內總體經濟預測,受到全球景氣復甦緩慢影響,上半年台灣對外貿易不容易明顯回溫,同時也波及內需表現,因此,台經院將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預測下修至1.27%,與1月公布的1.57%降幅為0.3個百分點。

2016-04-25 10:15

下修GDP至1.27% 孫明德:聽到春燕叫,沒看到鳥飛來

下修GDP至1.27% 孫明德:聽到春燕叫,沒看到鳥飛來

台經院25日公布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預測,從與1月公布的1.57%下修至1.27%,降幅為0.3個百分點,為目前國內機構經濟預測最低;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下修理由「聽到春燕在叫,但沒看到鳥飛過來」。

2016-04-25 11:56

台經院:蘋果賣不好對台殺傷力 比陸客減少還要大!

台經院:蘋果賣不好對台殺傷力 比陸客減少還要大!

對於520新政府上任後兩岸經貿情勢發展,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近期兩岸情勢展望未像前幾年樂觀,陸客也持續減少中;但他強調「去年蘋果賣不好,對台灣經濟的殺傷力特別大,若今年蘋果iPhone 7又賣不好的話,殺傷力可能比陸客減少來的更大。」

2016-04-25 13:06

馬英九用兩個例子應證:台灣競爭力並不差

馬英九用兩個例子應證:台灣競爭力並不差

總統馬英九21日赴「第24屆台灣精品獎表揚暨台灣精品金銀獎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在國際競爭力評比、國家經濟轉型指數排名表現不俗,認為儘管台灣過去面臨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全球出口萎縮等金融危機,但在經濟部分仍有不錯的表現。

2016-04-22 00:05

貿易協定要續簽!馬英九: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

貿易協定要續簽!馬英九: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

總統馬英九21日赴「台灣精品獎暨金銀質獎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促進貿易自由化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標,他強調「經濟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未來期待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下一波多邊貿易談判,台灣可以參與。

2016-04-21 16:06

媽媽心裡苦,但媽媽不說! 好險有「它」做後盾

媽媽心裡苦,但媽媽不說! 好險有「它」做後盾

母親節即將到來,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近20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逐年增加,隨著人生階段變化,母親們將面臨不同保障需求;康健人壽表示,許多母親會將丈夫與孩子的保險規劃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保障可能不夠完善,因此,建議子女們除平日關心媽媽健康,不妨選擇保險為辛勞的母親加強保障。

2016-05-06 16:22

媽媽若60歲退休 專家:後續23年至少要花1100萬

媽媽若60歲退休 專家:後續23年至少要花1100萬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將至,專家指出,若以熟齡媽媽退休時每月薪資為新台幣6萬元計算,希望在60歲退休的情況下,以國人女性平均壽命83.19歲及理想所得替代率7成來計算,退休後大約需1千1百多萬元,以因應退休後約23年的生活所需。

2016-05-06 15:59

外資大買台股298億元!敲進長榮航最多 4檔ETF居前十

外資大買台股298億元!敲進長榮航最多 4檔ETF居前十

台股內外資買盤都回來了,三大法人今(24)日合計買超400.08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98.28億元最多,居買超首位為長榮航(2618)達5.7萬張,另買超前十檔中有4檔ETF,以買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最多。

2024-04-24 17:11

快訊/日圓快見155 再刷34年來新低

快訊/日圓快見155 再刷34年來新低

亞幣競貶,日圓兌美元匯價一再破底,亞洲盤今(24)日下午一度貶至154.94,逼近155價位,再創34年來新低。

2024-04-24 14:30

亞幣競貶!美銀稱「混亂時代」來臨 看衰台幣等5種貨幣

亞幣競貶!美銀稱「混亂時代」來臨 看衰台幣等5種貨幣

亞幣競貶,美國銀行最新報告直稱亞幣「混亂時代」來臨,不看好亞洲任何貨幣,並直接點名看衰台幣、人民幣、韓元、泰銖和越南盾5種貨幣。

2024-04-24 12:5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