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雙腳癱瘓以為「鬼壓床」 原是「低血鉀症」作祟

▲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宋志建。(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27歲的男性,過去並無明顯病史,但某天早上6點起床後,突然發現雙腳「癱瘓」無法下床,送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其血中鉀離子濃度偏低,診斷為甲狀腺亢進低血鉀癱瘓,經服用抗甲狀腺藥物與β阻斷劑治療後,情況已大為改善。

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宋志建表示,鉀離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維持細胞膜正常的電位差,並調控肌肉收縮程度,一般正常的血鉀濃度需落在3.5~5.0meq/L,若低於3.5meq/L則可稱為「低血鉀症」,症狀表現依輕中重度略有差異,中度患者可能感到疲倦、重度患者則可能出現腸胃道蠕動減少、心律不整、肌肉癱瘓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宋志建說,低血鉀症的產生原因,主要為鉀離子從腸胃道或腎臟流失,此時只要多補充高鉀食物如香蕉、果汁等,就能改善;另一種比較罕見的,則為鉀離子跑到細胞內造成肌肉癱瘓,在此類案例中,又可分為家族性週期性癱瘓與非家族性癱瘓,前者較常見於西方國家,後者亞洲地區較多,台灣也有2%的潛在患者。

▲早起雙腳癱瘓以為「鬼壓床」,原是非家族性低血鉀症作祟。(圖/記者嚴云岑攝)

非家族性低血鉀癱瘓可分為甲狀腺亢進週期性癱瘓與偶發性週期性癱瘓兩種,宋志建說,「甲狀腺亢進週期性癱瘓」男性發病機率遠高於女性,在三總收治的127位患者中,女性只佔了1、2位。另外,發生季節以夏、秋兩季居多,可能是因為此時流汗較多,鉀離子被大量排出有關。

偶發性週期性癱瘓,則為亞洲第二常見的疾病,發生原因不明,可能是因為喝了糖水、吃大餐或者是壓力大所致,有些患者早上起床發現自己動不了,還以為遭到「鬼壓床」,最後是靠著補充含鉀水果與鉀錠,才恢復正常。

三軍總醫院、國防醫學院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對181位非家族性週期性癱瘓的病人進行全基因組關聯性分析,發現調控基因長鍊非編碼RNA(CTD-2378E21.1)為最主要的致病機轉,因為其會影響肌肉細胞內鉀離子通道的改變,進而影響細胞電位,造成肌肉癱瘓。

宋志建說,在找出該致病RNA後,未來若有無病史患者因癱瘓送醫,就能靠檢查血液中是否帶有長鍊非編碼RNA,判定其是否為非家族性癱瘓患者,藉此減緩併發症的發生。他也提醒,如果正常出現肌肉酸痛、無力等情況,應儘早吃香蕉補充體力,或服用鉀錠,減緩低血鉀帶來的不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