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慈濟不能這麼不理性!陳文良:批評前請先看過這篇

▲「反變更」到「仇慈濟」!內湖開發案爭議失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近日引起各界熱議!釋昭慧法師的一言一行也成為關注焦點,不少人將箭靶指向慈濟,但也有人站出來幫忙發聲。國際聯合勸募組織大中華區能力建設總監陳文良「NPOst 公益交流站」發表一篇文章,他列出6點,澄清外界對慈濟的誤解,希望網友們在批評前,先看過這篇。

1. 捐款排擠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在公益募款上面是個自由競爭的制度,只要符合公益的資格(公益勸募條例第五條),都可以申請公開勸募,因此是自由市場的機制,各憑本事,慈濟的募款志工也都是志願擔任的,靠每個人的本事去蒐集小額捐款,沒有數字上的相關性顯示他們因此排擠了誰。

陳文良認為,「捐款排擠效應」是公益團體最沒出息的理由,像什麼氣爆,經濟不景氣之類的,都不是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努力不夠,就更別說是慈濟害的了。

2. 「台灣80%捐款都捐給慈濟,其他的公益團體均分20%?」

我認為誇張了,最高峰的時候,慈濟最多佔公益捐款的 30%,近年來慈濟以外獲得最多公益捐款應該就是家扶(35-40億)和世界展望會(25-35億),再來是創世(加上華山/人安兩個基金會總共22億左右),伊甸年度收入超過12億(其中約一半是政府補助),紅十字會則看有沒有大型災難,紅會維持運作的募款也很辛苦。所以我不知這裡面的80/20是根據哪裡來的數字。

3. 慈濟不管國內的弱勢團體,錢都往國外送?

當年,台灣也曾是接受國外援助的國家。家扶,世界展望會都曾是國外援助台灣脫貧的駐台組織,後來轉型成專業組織,現在不但幫助國內的貧困家庭,也幫助國外的貧童。慈濟目前也是許多基層社工經常運用的社會救助資源,並沒有因為國外援助,而停止國內訪問貧困家庭的工作。

4. 關於中國錢多還往中國送錢的質疑

陳文良表示,這又是以討厭中國的名義來偷渡仇恨,中國現在的公益捐款缺的是往哪去才可靠的項目計劃,而這還只佔了他們GDP的1%,潛力無窮,我相信再來一次什麼災難,慈濟對中國的策略也會改變,中國的公益行業需要的是行業規範,重建社會信任,他們有一群人非常積極地推動公益組織的發展來逐漸形成穩定社會的基層治理結構,會是我們可敬的對手與鄰居,我們不能一直酸這個國家,卻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別忘了,他們錢再多,有13億人口要養,負擔不會比我們輕。

至於網傳為什麼都是志工在做事,慈濟在收錢,陳文良說,募款志工不募款是要做什麼?什麼叫做「志工做事」「慈濟收錢」?慈濟是誰?不就是志工與專業人員和信徒加起來的整體?至於用不同層級的捐款來區隔身份,這也是一種募款策略,「他們的服裝與胸針各有其理念與設計,開開玩笑可以,批評階級化就涉及意識形態認同與否,應該謹慎。」

▼制服有階級?慈濟駁:志工服務無關制服!

5. 慈濟的透明度

就法人而言,慈濟至少包括了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佛教慈濟大學,醫療財團法人佛教慈濟醫院,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電視台在這底下)(具體名稱也許不夠精確)。因此,如果說慈濟的善款來自大眾,這些捐款人也認同他們的志業每一個部分的理念與投入的經費,這些財團法人資格都符合政府法令,申報資料也都經過政府審核,錢應該放哪都符合法令,可以討論其龐大善款對台灣社會整體還能有什麼更具開放性的積極貢獻,但是,不要用一些強烈的好惡,恨烏及屋。

陳文良說,「透明度也應該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但是,就志工管理,以及事業體的發展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以一位天主教徒來說,我覺得他們遠遠勝過台灣的天主教會。

6. 慈濟與其他宗教信仰的衝突?

宗教團體,尤其是內聚力很高的組織,本來就相對有很多因為組織內部因為宗教領袖的不可質疑性產生的排他氣氛,然後過度自我陶醉與領袖崇拜,「跟我們看直銷大會覺得是瘋子,但是很多人在裡面覺得生命從此變彩色是一樣的。」陳文良表示,自己也不認同的他們在這個自我陶醉裡面會出現像是88水災時,對待原住民部落的基督信仰以及重建園區的佈置以雕像紀念志工的付出,而忽略災民感受,但還是不該用攻擊引發仇恨。

對於網軍搜尋資料,又容易因這些炒冷飯的舊酸文不斷被重新整理後,又再次被傳送而造成更多自以為理性的分享。陳文良認為,這其實對慈濟並不公平。

另外,也有網友Kw Chang幫慈濟說話,他在臉書認為一些人,「自己沒有錢,就四處靠邀別人有錢一定是黑心賺來的,這跟直接搶劫有啥差別?合法(金錢來源)就回說,觀感差!」、「所以慈濟有錢不行,要你有錢才可以?所以搭車去也要搭個破車才行?搭賓士車又是怎樣,不是滿街跑嗎?」同時分享葉樹姍的文章,認為「應該要回歸問題基本面,了解當時「保護區」是如何訂定的......。」

陳文良回應網傳對慈濟批評,完整全文請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