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時代的台灣機遇

▲東沙島空拍(圖/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李武忠

海洋是人類未來能源、資源、糧食的寶庫,為此全球正掀起「藍色」圈地運動。為搶得先機除了武力展示(南海戰雲密佈)外,透過海洋資源管理開發等柔性手法來彰顯主控權也是可行的策略之一。為此中國政府除了積極推動海上絲路大戰略,透過海上互聯互通以及發展海洋經濟,試圖將經濟主導權向西拓展至伊朗甚至東歐,目前中國與東協國家貿易額高達4000多億美元,相當部分係透過海路實現外,也正在興建一艘由舊油輪改裝的巨型「養魚工船」,成為一座可移動式海上生產基地,不僅創新海洋養殖模式也計畫以南沙群島中的美濟礁為其首個試驗點,如果運行良好,將向其他島礁區或海域推廣,意圖透過發展移動式漁業生產基地來伸張海權,引發全球關注,而台灣理應更有發展的潛能與條件。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台灣以其優越的戰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鄭成功也以此為反清復明根據地。可惜台灣歷任領導者均缺乏對海洋的正確認知與作為,舊陸權思維讓台灣成為非親水民族,雖然陳水扁與馬英九在總統大選時分別提出「海洋立國」與「海洋興國」的主張並承諾會翻轉陸權支配思維,讓台灣成為海陸文明薈萃之地,不過事後證明都只是選舉時為爭取特定族群選票的策略,看不到具體的規畫與成果,使得台灣迄今只能稱為「海島」而不是「海洋」國家,國人對海洋的認知普遍匱乏,祖先留下寶貴海洋資產並未能發揚光大,雖然馬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並獲得艾森豪和平獎,但是以台灣目前在國際海洋地位的弱勢,很難發揮實質作用。

海權的基礎是貿易、航運和海軍,台灣在海軍實力競逐上或許不夠強大,不過台灣昔日在漁業貿易和航運發展擁有相當傲人的成績,尤其在國際海洋漁業舞台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若能將養殖科技結合多島嶼特性推動海洋牧場,採合作性均衡概念是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惜近年來台灣水產界在偏誤的政策領導(偏重智財權數目與技轉金多寡)以及學閥派系的壟斷下,人才流失漸失研發動能,不僅漁業產量與規模大不如前,在國際科研場合也少受重視,尤其現行漁業部門主管官員思維仍侷限在狹隘的陸上與沿岸養殖,讓台灣空有豐富的水產養殖技術與經驗,卻未能將該技術與廣大的海洋與領土宣示做縝密結合,令人扼腕。

面對海洋時代來臨,如何善用海域優勢並重整台灣水產科技研究資源與團隊,開發外海養殖高端科技,推動海洋生物資源養護以及海疆的確保,掌握海洋經濟龐大商機,考驗未來國家領導人的智慧,只是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邊政府應該立即行動找到最佳切入點,其重要性不亞於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別再錯失台灣可以在新時代一展長才的良機!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