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自製海底地震儀4架運南韓 2015布置助東部海域觀測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地震是台灣的主要天然災害之一,為直接有效收集海底地震資料,國研院自製「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成本低、維修容易,預計2015年在台灣東部海域初步設置30台,全年目標50台。

國研院表示,相對於設在陸地上的地震測站,海底地震儀能更直接而有效地收集海底地震的資料,不但能幫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台灣周圍海底之地體構造,更重要的是,未來若要發展地震與海嘯預警之警報發佈系統,海底地震儀是最初且最重要的發展基礎。

國研院表示,台灣陸地的地震測站超過700個,然而面積是台灣本島好幾倍的周邊海域,地震測站數量卻連陸地上的一成都不到。這使得台灣周邊海域的地震監測資料相當匱乏,在對海域中的小地震進行定位計算時,誤差可達10公里以上,且科學家亦無法詳細了解會影響台灣居住安全的外海地層構造。

結合科學與工程 自製先進海底地震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中心)結合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及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組成海底地震儀研發團隊,分工合作進行海底地震儀核心元件與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整合,現已完成作業深度可達5千公尺之「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歷經28架次的實海測試驗證系統穩定度,確認其能於台灣東部海域接收地震資料,擴大台灣地震觀測的範圍。

所謂「準寬頻」,意指可以偵測到從遠方傳來的低頻地震波,也就是偵測範圍比目前台灣較常使用的窄頻海底地震儀(又稱短周期海底地震儀)廣大許多。

準寬頻海底地震儀的核心機構是感震器及儀器球(內裝電路板與電池),整體架構經過特殊設計,適當調配重心與浮力,會以每秒0.7公尺的水平姿態下沉。

為避免感震器在沉底時碰撞損壞,特別設計以鎂熔絲懸吊,鎂熔絲會在入水後6至8小時腐蝕毀損,而使感震器落至海床上。感震器內裝設了主動式平衡系統,會自動偵測感震器的姿態,並以馬達調整感震器的上下軸(Z軸)至正朝向地心的方向。

要回收準寬頻海底地震儀以下載資料時,工作人員會從船上向海底發射經特殊編碼的聲波,當儀器球上方的音鼓接受到聲波指令,就會釋放下方的重錘,使地震儀以尾部(下圖右側)朝上的姿態上浮。浮至水面後,無線電發報器會發出訊號,閃光燈也會閃爍,讓工作人員容易尋找、回收。

▼海底地震儀說明圖。(圖/國研院提供)

可大量設置 不具即時預警功能

與中央氣象局「媽祖計畫」的海纜式地震儀不同,靜置於海床的「準寬頻海底地震儀」不需倚靠海纜連繫,僅憑自身電力即足以運作長達一年之久。

也因其成本相對低廉,每一架成本僅需約90萬元(媽祖計畫45公里長的海底電纜加一部地震儀等觀測儀器即耗資近4.5億元),因此可大量設置,廣泛地涵蓋台灣周邊海域,獲取更多更精確的海底地震資訊,補足國內對於外海地震資訊上的不足。

不過,「寬頻海底地震儀」須待回收後才能下載觀測資料,無法即時回傳地震資訊,因此不具即時預警的功能。

「準寬頻海底地震儀」的研發成果已獲得南韓海洋研究院(Korea Oce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KORDI)的高度關注,曾提供經費將四架海底地震儀運往南韓,在釜山外海進行海底地震監測實驗,成功取得歷時一年的觀測資料,也獲得南韓當地電視台報導。

建立海底地震觀測網陣列 涵蓋台灣周邊海域

由於「準寬頻海底地震儀」的研發成果,科技部地科及海洋學門與國研院海洋中心共同推動建立「海底地震觀測網」,將在台灣四周重點海域佈放海底地震儀陣列,第一期將於明(2015)年投放30架海底地震儀,有計畫地監測台灣周邊海域海底地震的位置、深度及規模,讓國研院更加了解台灣周邊海域的地質、地形與地底結構,以及附近板塊的隱沒與碰撞作用,以掌握地震孕育機制、特性以及發生海嘯的風險,希望能對防減災做出貢獻,降低海洋對台灣民生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威脅。

科技部地科及海洋學門規劃建置50個海底地震觀測站站位分布圖。(圖/國研院提供)

現今海洋觀測儀器絕大部分是由國外進口,除了價格昂貴外(依等級不同,價格約在100至380萬元;自製準寬頻海底地震儀等級屬於中上,成本約90萬元),關鍵技術皆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而且商購儀器的構造設計資訊缺乏,無法自行維護,時間與成本往往消耗在與原廠的往返溝通上,也讓使用者無法對其功能進行修正與改良。

國人自製的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正可解決這些問題,未來研發團隊將持續精進相關技術,確保上游科學研究和下游工程技術之間的連結,建立永續的海洋科技研發能量,補足國內海洋科技研發的空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