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九合一選戰之評議

劉性仁

對於十一月底九合一綠營在民調及媒體每日一批藍營的助勢下,選情看好,

但隨著藍營部分分裂地區已慢慢進行整合,基隆市適當優秀的候選人謝立功的確定後,雙北連手,桃園穩定領先,台中後勢看漲,南二都仍可奮力一搏的情況下,或許藍營尚有努力空間,選舉仍勝負難料。綠營稍為樂觀,藍營仍有努力空間。

自麥德姆颱風襲擊對馬政府雖是嚴酷考驗,但也提供思考的空間,對於綠營執政縣市的基礎及民生建設的政績的檢視,是否有五星級般的品質及評價?無論如何,綠營享有大環境的優勢,執政獲得在地民眾的支持亦是事實,至於能否轉化成選票?恐仍有待觀察。特別是綠營一再地杯葛自經區、服貿、貨貿及監督條例,讓台灣企業受創甚深,倘若民進黨在三中一青中享有優勢,那麼對於所有在乎經濟發展的企業們,綠營是否就居於劣勢?選舉策略的操作是一體兩面,需要

辨證關係研究,稍有不慎可能都會發生無法預測的選票變化。

近來綠營每每對於國民黨所提之各項政策,不只民進黨對於服貿協議與相關重大經貿法案等仍持續反對,就連監院人事亦予以杯葛,其逢事必反的心跡表露無遺,立院議事癱瘓幾乎已經成為常態;而其目的便是讓國民黨什麼事都做不成,就算做成也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綠營在立法院所採取的焦土作戰方式,以少數霸凌國會、表面上是給國民黨顏色看看,事實上也把台灣的未來給陪葬進去,對於綠營執政也未必得到好處,台灣整體的餅沒做大,大家都無法普享經濟的紅利;從綠營操作反國民黨的選戰主軸十分清晰,究竟是誰要搞政黨對立?答案不言自明。

值得觀察的是,綠營對於反中變成一種只做不說的最高指導原則,對於凍獨案的處理就可以看出綠營的大陸政策沒有調整的可能性,最多也只是拖到選後才處理,但綠營對於反中操作也勢將避免對於選情造成傷害;而公開地僅以反國民黨為既說又做的選戰策略,既反對國民黨相關兩岸政策,但卻不反對兩岸交流。由此可以看出,綠營的選戰主軸將是以反國民黨及反馬為主軸,針對國民黨候選人進行全盤批判,而以反中為側翼,成為只做不說的選舉招術,不但凍獨、廢獨難以調整,短期不會處理,企圖維持兩岸關係的模糊性與塑造出對於兩岸政策的理性形象,民進黨訴求:「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並不反對兩岸政策」。

從服貿及監督條例就可以明顯看出,如果認為兩岸相關協議有爭議,那就透過逐條審查的方式來進行,沒有明確的監督條例就不進行兩岸任何協議的審查,那朝野就針對監督條例的內容進行探討,然而關於兩岸相關法制化作業的監督條例復議案,卻又因為民進黨霸佔主席台企圖阻擋提高罷免門檻,使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無法進行,更甭說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攸關民生之重要兩岸議題。常此以往下去,台灣不停內耗空轉,任何攸關兩岸方面的法案及協議勢將一事無成。

從年底選戰的策略來看,綠營將主打批馬及馬政府施政及賣台等,打階級對立及民生凋敝等為訴求,結合公民團體及社會中各種力量,包括地下樂團、部分人權及勞工團體等,以反國民黨為選戰的主軸,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勢將反中等包裝在反國民黨之下,其可能採取的選戰策略,或許會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策略,但反國民黨的主軸是清楚的。

至於反中淡化一來避免造成對於選舉不利,二來配合內外環境所必須採取一種理性務實策略;更重要的是,要讓中間選民放心,民進黨執政不會逢中必反,但會逢國民黨逢馬必反,讓外界相信綠營是理性的,但說來說去,一切都是為了選舉。

總之,不能否認綠營很會選舉,也很會宣傳及煽惑人心,玩文字遊戲及對於不急於表態者打模糊戰,對於政黨打焦土戰,對於攻擊採烏賊戰。或許民進黨在年底可能會採取以下方式:

1.因地制宜擬訂不同的選戰策略

探究民進黨六都選舉的策略,可謂是因地制宜,根據當地選民的屬性及地方特色,而制訂相關的選戰策略,例如北部城市區域包括台北市及新北市,淡化政黨對決,讓柯文哲能夠塑造清新形象;並強打國民黨中央及地方政績不良,引發反馬及反國民黨的共鳴,民進黨勢必打的就是形象戰及宣傳戰,打的就是市政牌,主要採取的就是攻擊策略,針對北市及新北市,進行各項施政的批評,並抨擊連勝文等權貴形象,製造年輕人世代的相對剝奪感,輔以綠媒宣傳及小眾宣傳,形塑清新正義的柯文哲開放形象;然而深入探討,無論是北市的柯文哲或是北縣的游錫堃,凡對其不利者,都不敢在一些議題上做明顯的表態,常打閃躲及模糊戰或顧左右而言他。

對於南部二都,則採取鞏固基本票,積極拉攏派系票、利益票及婦女青年選票,其中夾雜著統獨、族群、階級對立、因資源分布不均之受剝奪感等因素的催化,再加上現有的長期執政優勢,吃定選民一種習慣於民進黨宣傳及治理方式,更伴隨著仇中、台獨及對於ECFA及服貿簽訂後擔心者等複雜情緒所牽引出的選票,使得民進黨就算是南二都出現分裂情況,也能老神在在。

對於台中市則強打胡志強做太久、沒有政績及世代交替等;桃園則以市府周圍人士弊案來攻擊。其他各縣市情況亦復如此。配合媒體及政論節目的炒作將是綠營的主要手法。

2.猛力打馬,形塑國民黨執政無能的形象

民進黨的策略十分清楚是要以馬英九作為對手,全力打馬,只要把馬英九打下來,讓他的民調跌到10%以下,挑撥國民黨內分裂,讓大陸當局能夠不再押寶國民黨,使民進黨六都選情則大有可為,甚至有可能大獲全勝。打馬的理由為:1.凝聚綠營內部的向心力及團結2.使藍營選民對馬政府及國民黨失望而失去投票意願及拉票動機3.遂行達成其台獨意識形態的訴求。

3.賣台紅帽仍會大行其道

民共雖然要交流,但民進黨與公民團體大唱黑白臉,特別在反服貿及太陽花學運後引起青年世代的憂慮及不滿,民進黨賣台牌的選戰策略是針對本省籍選民及青年世代,其仍會猛打統獨牌,讓青年們的台灣意識發酵,並大力攻擊馬政府的大陸政策是親中賣台、矮化主權,ECFA及服貿貨貿簽訂將會出賣台灣。特別是在南二都的選戰,兩岸政策仍是相互攻防的焦點之一,綠營仍會樂此不疲猛打藍營賣台紅帽,有沒有效,端賴於選民對於藍營的信任程度以及台灣民眾對於大陸觀感的一項檢驗。

4.洞悉藍營選民及企業兩面押寶的心理,瞭解其無含淚投票及強烈的投票意願

民進黨深諳國民黨支持者的屬性,懂得藍營選民的投票動機不強,催票能力不足,團結內聚力不夠,更吃定地方少數國民黨籍基層民代眼中只有利益,紛紛以利益來攏絡,懂得招降納叛之術,使得拔樁工作或明或暗正在進行。對於企業則知悉其兩面押寶的特性,將募集更多的資金來進行選舉。

5.綠營網民及相關公民團體實力不容輕忽,避免製造虛擬情境

國民黨六都參選人雖都各自成立競選網站、部落格或Facebook、微博及line等網路,以強化青年網軍的作戰能力。但藍營與綠營網民實力仍有一段差距,一方面是國民黨長期不善經營,另方面綠營網民常常聲音大但理不足,很會創造勝選氣氛,因此較擅長製造議題,以平易之語達成宣傳目的,並製造虛擬情境;反觀藍營選民往往不隨便表態,更不願意自動在網路上主動出擊,致使藍營常常在網路上吃足苦頭。另外從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利用公民團體去除蘇貞昌及謝長廷等的手段來看,公民團體及學生運動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職是之故,對於以無黨籍參選卻骨子是深綠的柯文哲,民進黨勢必全力護航,不只為此而修法允許派監票員,尚有親民黨等在野大聯盟作為掩護,其共同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拉下國民黨;不管民進黨執政縣市的公共工程品質如何?砲打中央是不變的戰略方向,民進黨以攻代守的策略明顯,從近來綠營在立院的表現及各項談話看來,反馬及反國民黨已經成為選戰主軸,因此可以結合及吸引親民黨等不滿力量;但對於中國大陸有礙於現實必須交往,必須採取安撫及批判兩面手法來處理,使外界誤信民進黨的本質正在改變,而反中為側翼搭配上反國民黨為主軸的選戰策略,能否奏效?年底選舉自可分曉。但民進黨會選舉,靈活的選舉策略及擅於煽惑民心等相對剝奪感及階級貧富對立的手法,仍值得藍營高度重視與警惕。

另外,期盼黃景泰及沈富雄等人在選戰過程中居於弱勢的候選人,能夠重新思考整體大局發展,做出合適的研判與作為,政治往往並非捨我其誰,也是看長期而非一時的,綠營年底九合一的選情或許是較為樂觀,但藍營仍有一拼的可能;

不可忽略的是,台灣的外部因素包括美日和中國大陸等,也勢將在選戰中扮演重要關鍵的角色,雖然他們都不會直接介入,但他們的影響力是不容否認的,因此藍綠在操作選戰議題時,也必須要考量會不會傷害及影響到外部因素,變成一種台灣片面改變現狀或是成為麻煩製造者。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都能進行一場君子之爭,至於若要奢求正面選舉或是不打口水戰,恐怕也太不實際了。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