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逾三億人次點閱 金曲獎眉角拆解

文/黃亞琪



▲福茂董事長張耕宇(左起)、文化部影視局長張崇仁,和台視副總經理劉麗惠,為金曲獎動員唱片圈、電視圈和產官資源。 (圖/商業周刊 攝影楊文財)

逾3億人次視頻點閱率、被224個國家看見,平均收視率達5.98,創14年來新高,總收視人口超過500萬人,都是今年第25屆金曲獎創造的傑出紀錄!

這些紀錄,還只是表面上的數字,更難得的是此次出動的經典卡司組合。請出閉關創作的五月天擔任壓軸頒獎者、十年未開唱的蘇芮演唱成名曲〈一樣的月光〉、蕭敬騰與50人樂隊齊歌、田馥甄用新生代演繹經典歌曲、宛如蔡依林迷你版演唱會唱壓軸、江蕙擔任大使代言⋯⋯,集聚超過七位歌王、歌后。

「這真的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本屆金曲獎幕後團隊計畫總主持人、台視副總經理劉麗惠和福茂唱片總經理、現任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RIT)董事長張耕宇在金曲獎倒數第五天時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不約而同的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音樂人、電視人聯手
辦論壇講座,國際大師助陣

這個不可能的背後,就是打破了音樂人隔閡,與一場90天的拉鋸戰。

迥異於金馬獎靠執委會運作,已累積多年經驗,每年招標一次的金曲獎屬專案模式。困難的是,年年換人製作、經驗無法傳承,加上多半由電視台主導,藝人出席不易情況下,往往成了一場「綜藝秀」。

為了讓主導權回歸專業,劉麗惠透過華研唱片總經理何燕玲引見,認識了張耕宇。他先與何燕玲、滾石總經理段鍾潭、豐華副總經理李世忠、愛貝克思顧問李天鐸、杰威爾總監何秀堃,加上自家福茂等六大唱片公司副總層級,組成「金曲小組」。

金曲國際音樂節不只頒獎活動,還包括十場國際論壇、四場大師講堂、國際商展交易等。甚至為了整個活動,張耕宇硬是將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亞洲年會排在26、27日,還請來總會總裁芙倫斯擔任大師講堂講師,「28日出席頒獎典禮,等於將亞洲13個代表全『鎖』在台灣,見證台灣流行音樂。」

對兩人來說,這是一場跟時間競爭的賽跑,頒獎典禮則是影響整個金曲獎活動成敗關鍵。

陳鎮川上陣督軍
找最佳設計團隊,超支製作

這時候,第三位關鍵人物出場,也就是曾籌辦過九場金曲獎的陳鎮川。他要挑戰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為了呈現視覺細膩度,在號稱電視頻道包裝設計界奧斯卡的PromaxBDA Award中,得獎連連的JL Design創意總監羅申駿,應邀出任視覺藝術指導;以跳動的符號為設計概念,找來過去曾獲專輯美術設計的11位得主,如蕭青陽、聶永真等人,搭配如Bito、Dosomething等13組國內外動態影像創作公司。

透過平面加上科技,將音樂創意呈現在六片大型升降LED螢幕上,馬上讓視覺也跟著立體起來。

如一段結合原住民、客語和台語「大地」表演中,演唱者桑布伊、謝宇威和蕭煌奇在一整片黃金稻穗中出場。背後螢幕的視覺效果,是一段段文字在點點螢光中靜靜跳出來,最後在三人合唱〈黃昏的故鄉〉完美和聲落下時,螢幕悄悄浮現「用音樂好好疼惜台灣」字句。瞬間,舞台視覺與歌手聲音融為一體,音樂與土地融合的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當音樂人卯足勁,搏120分超標演出時,成本也跟著爆表。原預算僅6千萬元,但總成本仍超過1.5億元,陳鎮川等許多幕前、幕後音樂人幾乎無酬投入。儘管這是一場「榮譽大於口袋」的金曲節活動,但對華人龍頭音樂地位逐漸動搖的台灣音樂產業而言,他們用戰勝不可能任務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

【 更多報導 】

戳破神話!一個台灣人在新加坡當公務員的告白

好綿密、好香濃!你不知道的霜淇淋添加物秘密

該去大公司當職員?還是去小公司當主管?

關於男人你一直都想錯了:「射精」不代表他有「高潮」

驚!2014年已經過一半了》12星座下半年工作運勢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