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輕忽流行音樂課 人才斷層危機

台灣曾被譽為華人流行音樂龍頭,但近幾年唱片業的不景氣,顯現出背後人才斷層的危機。相較於歐、美、日、韓早在教育中投注大量資源、培養幕前幕後的流行音樂人才,台灣在流行音樂的教育體系中,幾乎完全缺席。

文/賴若函

二○一四年五月初,台灣師範大學宣布將在一五年成立「流行音樂產業學程」,總共十二個學分,以密集班的形式上六至八周的課,除邀請張惠妹等一線歌手分享演藝實務,還有數位編曲、演奏以及和聲創作等專業課程。

讓流行音樂走進大學殿堂,是許多關注流行音樂產業人士長久以來的渴望,搶救台灣流行音樂人才的斷層危機,透過教育培訓,是最重要的一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缺經費 請老師得用班費

呼應流行音樂所需的專業能力認可,四月中,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立法院報告,計畫實施相關證照制,從音響和燈光開始,未來希望擴及文化和電影等領域。此言一出,遭各界批評捨本逐末,包括影評人膝關節在專欄上質疑,沒有建立流行音樂人才的教育養成,產學脫鉤,才是更大的危機。

「目前在枱面上的,都是成名十年以上的歌手,例如五月天、阿妹、S.H.E.。」擔任多屆金曲獎評審的知名歌詞創作者陳樂融,走過台灣引領華人流行音樂市場的輝煌年代,看見近年來產業沒落,深感流行音樂斷層嚴重,可惜的是,教育部和文化部的官員不懂流行音樂,對於納入教育體系,遲遲未有作為。

陳樂融說,目前電視有各式各樣選秀節目,但能紅的新人很少,相較於西方有計畫地從教育培育音樂人才,台灣在培養「專才」的大專院校中,完全缺席,至今只有一所流行音樂相關科系──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

成立十二年的南藝大應用音樂系,分為音樂行政組和工程創作組,一個組僅約二十名學生,課程包含樂器學、作曲、音樂製作、音樂行銷等。

但礙於南藝大地理位置偏遠、知名度不高,加上資源不足,發展受限,師資群多為古典音樂、藝術行政背景的教授,僅少數特聘講師,包括爵士樂、廣告配樂等。

畢業於工程創作組的系友張錫安,目前成立藝人活動經紀、音樂創作工作室,他直言,學校教的是工程技術,但業界所需的技能,包括MV拍攝、活動經紀等,多半是自己摸索而來。

「今年三月我們與中山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音樂系,成立流行音樂策略聯盟。」南藝大應音系系主任陳樹熙認為,台灣流行音樂缺乏系統化教育養成,和老師的背景、酬勞有關,「用專案爭取業界老師,經費根本不夠,學生甚至要繳班費來請老師。」因此,在策略聯盟之下,陳樹熙期待可以共享資源,例如邀請更多駐校音樂、藝術家,在學校待一年的時間,隨班附讀、指導學生。

人才的培育,需要系統性的養成,台灣雖有明星藝能學園、河岸音樂深造學院等私人培訓機構,正統教育卻從未正視「流行音樂」這門課,但放眼鄰近的日、韓,早已起跑。…【本文未完,尚有859字,可於今周刊官網免費閱讀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909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